[青海电大]17秋随学随考地域文化(本科)作业4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2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域文化(本科)作业4

一、单选题:
1. 在青海省政府公布的第一、二批10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热贡艺术”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启加等(    )名民间艺人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满分
    A4
    B5
    C6
    D7
2. 经过十三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满分
    A环湖赛
    B电影节
    C黄河极限挑战赛
    D攀岩赛
3.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 )部。          (满分
    A西北
    B东
    C西南
    D东南
4. 隋唐时期,(      )在青海历史文化上有重要影响。是青海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          (满分
    A鲜卑文化
    B藏族文化
    C吐蕃文化
    D羌人文化
5.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在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新引擎。          (满分
    A文化产业
    B农作物产业
    C工业
    D建筑业
6. 元代根据青海地区藏传佛教盛行的实际情况采取了(      )的统治方式。          (满分:)
    A土司制度
    B千百户制度
    C政教合一
    D土流参治
7. 汉代以前,青海基本上为(  )独居。          (满分:)
    A土蕃
    B藏人
    C羌人
    D蒙古人
8. 撒拉语是在(  )的基础上,吸收糅合了突厥、阿拉伯、波斯、汉语、藏语、蒙古语等语言成分,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          (满分:)
    A阿拉伯
    B古突厥
    C波斯
    D蒙古语
9. 千百户制度是中央政府在青海(      )牧区设立的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与地域的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          (满分:)
    A汉族
    B藏族
    C撒拉族
    D蒙古族
10. 历史上在青海形成了中原汉文化西进的三个高潮,即:(      )、隋初至唐天宝末年、明朝时期。          (满分:)
    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11. 青海(     )名省建设,离不开青海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满分:)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教育
12. 河湟地区是以汉族为主体,兼有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近()个民族。          (满分:)
    A29
    B30
    C54
    D32
13. 从(      )“七彩袖”中,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          (满分:)
    A藏族
    B撒拉族
    C土族
    D蒙古族
14. 青海汉族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          (满分:)
    A汉代
    B唐代
    C秦代
    D魏晋南北朝
15. 宋时期的(      )政权是继以西藏地区为中心的吐蕃王朝以后,青藏高原出现的又一个强盛的吐蕃政权。          (满分:)
    A吐谷浑
    B青唐吐蕃
    C南凉政权
    D吐蕃
16. 人类进入熟食时代,为解决燃料供应不足的难题,作为牧业民族的藏族、蒙古族都会采集(   )作为燃料,因为它具有热量高、污染小且燃烧时间长的优点。          (满分:)
    A柴
    B煤
    C牛马粪便
    D天然气
17. 《马五哥与尕豆妹》是()民间叙事诗的代表作品。          (满分:)
    A蒙古族
    B土族
    C回族
    D撒拉族
18. 青海生态文化具有(  )特点,各民族的生态文化始终保持其原始纯真的风貌,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受到污染和扭曲。          (满分:)
    A适应性
    B实用性
    C淳朴性
    D原始性
19. 撒拉族地区的婚礼曾经十分流行一种戏剧型舞蹈,讲述了反映撒拉族东迁历史过程的传说,用舞蹈纪念,表明了撒拉族对(    )的尊敬和祭奠。          (满分:)
    A牛
    B羊
    C马
    D白骆驼
20. (     )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自然风貌得天独厚,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厚多彩的摄影创作资源,被誉为“摄影艺术的天然宝库”“摄影家的天堂”。          (满分:)
    A青海湖
    B三江源
    C黄河源
    D长江源
21. 在青海,(   )信仰藏传佛教。          (满分:)
    A藏族
    B蒙古族
    C土族
    D部分汉族
22. 青海史前文化丰富,其中(   )是青海特有文化。          (满分:)
    A宗日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卡约文化
    D辛店文
    E诺木洪文化
23. 清代编修的地方志如(     )等,保存了地方历史和现状的史料,成为今天宝贵的文化遗产。          (满分:)
    A光绪《西宁府续志
    B顺治《西宁志》
    C乾隆《西宁府新志》
    D《循化志》
    E《西宁卫志》
24.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六月会”是比较典型的宗教型节日。“六月会”上主要的仪式有哪些?          (满分:)
    A祭献
    B驱邪
    C祈祷
    D舞蹈
25. 青海是中国古代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是(     )连接中原地区的枢纽。n最为密集。          (满分:)
    A西藏
    B新疆
    C内蒙
    D西北地区
    E甘肃
26. 青海撒拉族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说,包括(     )等。          (满分:)
    A故事
    B谚语和笑话
    C神话
    D传说
    E寓言
27. 按民族划分,青海文化可以分为(     )等多种类型。          (满分:)
    A藏族文化
    B回族文化
    C汉族文化
    D蒙古族文化
    E撒拉族文化
28. 湟源素有“环海商都”“小北京”之称,明清时为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重镇,(    )等国的商人在此设立洋行,商贸通达四海。          (满分:)
    A英
    B法
    C美
    D俄
29. 青海境内青铜器时代的考古文化主要有(      )。          (满分:)
    A齐家文化
    B卡约文化
    C诺木洪文化
    D辛店文化
    E马家窑文化
30. 青海人把民间故事叫作()等。          (满分:)
    A古今儿
    B说
    C古经
    D闲话
    E摆龙门阵
31. 青海各族人民除了喝自己熬的“清茶”“奶茶”以外,一些内地产的茶叶如西湖的龙井茶,福建的碧螺春、铁观音等也广受藏族、回族等民族的欢迎。(   )          (满分:)

32. 青海穆斯林由于受宗教的影响,他们商业经营项目具有一定选择性。(   )          (满分:)

33. 从文献记载和研究发现来看,青海的文明历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    )          (满分:)

34. 自元代撒拉人先民迁徙循化后,经过不断补充和吸收新的成员,到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          (满分:)

35. 藏传佛教对回族共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对穆斯林民族行为和道德上的规范,对礼仪、礼俗、节日、生活习惯的影响,都发生着全面的核心作用。(    )          (满分:)

36. 商周秦汉时期,羌人在祖国西部的分布很广泛,青海地区正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区。(    )          (满分:)

37. 青海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以“人一之,我十之”的良好精神状态,倍加艰苦奋斗,倍加锐意进取,共同开创青海更加美好的未来。(     )          (满分:)

38. 1040年印度高僧阿底峡来到阿里,整顿西藏佛教,传法于卫藏,史称“下路弘法”。(   )          (满分:)

39. 青海节日文化具有多元的文化特质,许多节日一开始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祭祀渐渐淡化。(      )          (满分:)

40. “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柴达木精神及玉树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在青海产生的。(  )          (满分:)

41. 青海生态环境自然原始,历史遗迹悠久古老,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是一个旅游资源类型多、品质高雅、特色突出、结构有序,开发力度大、潜在优势深厚的旅游富省。(  )          (满分:)

42. 河湟地区是青海主要的牧业区之一,也是全省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          (满分:)

43. 青海回族的烹饪技术高超,他们以牛羊肉为主料,可炒出上百种美味佳肴,尤其是当地各种清真小吃以其独具的风味而深受人们赞赏。(    )          (满分:)

44.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青海开始传播,产生了绘画、雕塑等佛教艺术。(  )          (满分:)

45. 青海话中的一些地名词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语合璧而成,青海人形象地俗称其为“风搅雪”。(   )          (满分:)

地域文化(本科)作业4.zip

3.71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贡献 1

售价: 20 金币  [记录]  [购买]

参考答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