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17春《学前教育学》在线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5 12: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前教育学17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苏霍姆林斯基提到道德的决定、主导作用的书是:(    )          (满分:2.5)
    A. 《给教师的建议》
    B. 《教育的途径》
    C. 《道德论》
    D. 《教育漫话》
2.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课程理论是:(    )          (满分:2.5)
    A. 学科课程论
    B. 活动课程论
    C. 综合课程论
    D. 核心课程论
3.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          (满分:2.5)
    A. 弗洛伊德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罗杰斯
4.学前教育学的创立者是:          (满分:2.5)
    A. 卢梭
    B. 福禄贝尔
    C. 蒙台梭利
    D. 布鲁诺
5.托幼机构的房屋要符合卫生和教育要求,每个儿童占地应该达到的面积是:          (满分:2.5)
    A. 1.5平方米
    B. 2平方米
    C. 2.5平方米
    D. 3平方米
二、多选题:
1.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有  :(    )          (满分:2.5)
    A. 成功的经验
    B. 明确的目标
    C. 教师表现出的热心
    D. 良好的师生关系
2.卢梭的儿童观是:          (满分:2.5)
    A. 把儿童看成是小大人
    B. 儿童作为人,具有人的根本特性
    C. 把儿童看作儿童
    D. 儿童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价值
    E. 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3.五岁儿童的主要心理特征有  :          (满分:2.5)
    A. 爱学、好问
    B. 抽象思维发展
    C. 会话性讲述能力明显进步
    D. 有意行为的增多
    E. 个性初步形成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主要著作有:          (满分:2.5)
    A. 《民主主义与教育》
    B. 《童年的秘密》
    C. 《学校与社会》
    D. 《儿童与课程》
    E. 《爱弥儿》
5.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主要包括:(    )          (满分:2.5)
    A. 学前儿童德育是学前儿童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
    B. 学前儿童德育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
    C. 学前儿童德育是顺利进行班级教学的需要
    D. 学前儿童德育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6.婴儿一出生就具有的感觉有   :          (满分:2.5)
    A. 嗅觉
    B. 味觉
    C. 触觉
    D. 颜色视觉
    E. 听觉
7.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对儿童的新态度概括成 3R是:          (满分:2.5)
    A. 儿童的权利rights
    B. 儿童的规则 rule
    C. 儿童的地位 room
    D. 儿童的尊重 respect
    E. 儿童的改革reform
8.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包括:(    )          (满分:2.5)
    A. 目标导向原则
    B. 发展适宜性原则
    C. 幼儿参与性原则
    D. 经济性原则
9.学前教育学的学科价值表面在 :(    )          (满分:2.5)
    A. 对学前教育具有理性认识价值
    B. 对学前教育工作具有理性指导价值
    C. 对学前教育具有历史应用价值
    D. 对学前教育实践具有评估价值
    E. 对学前教育具有全面应用价值
10.儿童观的科学内涵包括:          (满分:2.5)
    A. 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B. 儿童是人
    C.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D. 儿童是权力的主体
    E. 儿童是未来的投资
三、判断题:
1.被尊称为“幼儿园之父”的人是蒙台梭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礼记》的《家范》篇中提出关于小儿出生后选择保姆的要求和及早进行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维果斯基创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教育即生活”。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个体社会化就是指个体从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赫尔巴特提出“在儿童很早的年龄阶段就必须加强管理”。必须让儿童学会必要的服从,从小培养儿童的合群精神。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广义的学前教育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指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叫“隐概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认为课程是一种内容单元的顺序的人是理查德•思考德。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在婴儿期,依恋感开始出现的时间是3个月。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包括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年龄,与儿童已有经验有联系,内容安排是否由简到繁、具体到抽象、从身边事物到环境中的事物,活动设计、活动形式是否恰当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我国幼儿园课程学科说的提出者是郝和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的时间是1996年。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原始社会后期的“庠”逐步具有了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功能。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1837年福禄贝尔在布兰肯堡创办了幼儿园。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福禄贝尔的主要学前教育思想是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一旦一至二岁的儿童发生执拗行为,较有效的方法是用其他条件的吸引,转移注意力的做法,不宜对这么小年龄的儿童用讲道理的方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儿童中心”论的提出者是杜威。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学习知识就一定能提高智力。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婴儿的手指动作中出现了五指分工和双手配合动作的时间是4个月以后。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创办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进行幼儿园课程、教育方法等实验研究的时间是1922年。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1.托幼机构教育的群体性,是指托幼机构教育是面向学前儿童全体实施的教育。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在古代西方,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公育观。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3.赫尔巴特认为三岁前儿童的智育是极其重要的。应就其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而有别,但是必须要进行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4.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常常是由道德动机开始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5.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叫“显概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学前教育学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亚里士多德提出要进行胎教的著作是:          (满分:2.5)
    A. 《形而上学》
    B. 《工具论》
    C. 《伦理学》
    D. 《政治论》
2.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记录学前教育的书籍是:          (满分:2.5)
    A. 《礼记》中的《礼运》
    B. 《礼记》中的《内则》
    C. 《礼记》中的《家范》
    D. 《礼记》中的《童蒙须知》
3.被尊称为“幼儿园之父”的人是:(    )          (满分:2.5)
    A. 欧文
    B. 赫尔巴特
    C. 蒙台梭利
    D. 福禄贝尔
4.在古代西方,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公育观的人是  :          (满分:2.5)
    A. 夸美纽斯
    B. 柏拉图
    C. 昆体良
    D. 赫尔巴特
5.我国颁布《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草案)的时间是;(    )          (满分:2.5)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二、多选题:
1.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 现在:          (满分:2.5)
    A. 教育作用
    B. 补偿作用
    C. 诊断作用
    D. 矫治作用
    E. 服务作用
2.美感的主要特点是:(    )          (满分:2.5)
    A. 美感的直觉性
    B. 美感的可塑性
    C. 美感的功利性
    D. 美感受的个人差异性
3.在儿童观演进中出现的多种形态 有:          (满分:2.5)
    A. “国”本位的儿童观
    B. “家”本位的儿童观
    C. “神”本位的儿童观
    D. “人”本位的儿童观
    E. “君”本位的儿童观
4.用说服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德育的具体方法有:(    )          (满分:2.5)
    A. 提供正面论据
    B. 以情动人
    C. 表扬奖励
    D. 运用讨论法
5.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对儿童的新态度概括成 3R是:          (满分:2.5)
    A. 儿童的权利rights
    B. 儿童的规则 rule
    C. 儿童的地位 room
    D. 儿童的尊重 respect
    E. 儿童的改革reform
6.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从参加人数可分为:(    )          (满分:2.5)
    A. 集体活动
    B. 团队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个别活动
7.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办园思想是:          (满分:2.5)
    A. “国际化”
    B. “中国化”
    C. “日常化”
    D. “贫民化”
    E. “知识化”
8.幼儿教师劳动的特 点为:          (满分:2.5)
    A. 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B. 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C. 劳动目的的单纯性
    D. 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E. 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9.人的活动可以分成的类型有:(    )          (满分:2.5)
    A. 游戏活动
    B. 学习活动
    C. 思维活动
    D. 劳动
10.三岁儿童的主要心理特征是:          (满分:2.5)
    A. 强烈的好奇心,同伴关系的发展
    B. 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
    C. 行为受情绪支配
    D. 喜爱模仿
    E. 社会性初步形成
三、判断题:
1.广义的幼儿园课程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陈鹤琴、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儿园进行课程改革试验的时间是1930年。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出家庭是一所学校,母亲是主要的教师。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为形象的道德感、意识性的道德感和无意识性的道德感。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苏格拉底对美的认识是:“知识就是美德”。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就是培养幼儿道德认识、道德伦理、道德行为统一的教育过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皮亚杰发现年长的儿童往往根据行为者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做出道德判断。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我国颁布《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草案)的时间是1951年。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托幼机构的房屋要符合卫生和教育要求,每个儿童占地应该达到的面积是3平方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蒙台梭利受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的影响,认为在生物界,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学前教育评价按评价的对象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评价。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不是形成相同个性的人的过程,而是塑造各种类型的人的过程,即个性化的过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张雪门创办星萌幼稚园的时间是1917年。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人的想象力是智力的组成部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托幼机构教育的计划性,是指托幼机构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化机构,幼儿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工作人员。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托幼机构中的班级包括人员结构和物质结构两部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能动性与现实性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之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言语指导方法包括演示和示范。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1.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时间是1989年。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3.斯宾塞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婴儿期注意发展语言,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4.在《美学词典》中,对美的界定是:“美是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是对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所有构成人的审美对象的事物的总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5.夸美纽斯提出了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为年龄段的构想。从出生起每7年为一个年龄段,直到人身较为完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学前教育学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狭义的社会性主要是指:(    )          (满分:2.5)
    A. 合群性
    B. 道德特性
    C. 哲学特性
    D. 政治特性
2.对师幼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满分:2.5)
    A. “主—客关系”的认识
    B. “主导—主体关系”的认识
    C. “双主体关系”的认识
    D. “互主体关系” 的认识
3.学前教育功能按承受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          (满分:2.5)
    A.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B. 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C. 正功能与负功能
    D.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4.柏拉图认为,对儿童应集中到神庙附近的儿童场院,由国家派优秀女公民进行教育的年龄是:          (满分:2.5)
    A. 2—5岁
    B. 3—6岁
    C. 4—7岁
    D. 5—8岁
5.提出按人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阶段这一构想的人是:          (满分:2.5)
    A. 夸美纽斯
    B. 希波克利特
    C. 亚里士多德
    D. 斯宾塞
二、多选题:
1.体质所包含的内容有:(    )          (满分:2.5)
    A. 体格
    B. 体能
    C. 适应能力
    D. 心理因素
2.学前教育评价按评价的基准可以分为:(    )          (满分:2.5)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定量评价
3.学前教育家张雪门出版的学前教育著作主要有  :          (满分:2.5)
    A. 《幼稚园课程编制》
    B. 《幼稚园概论》
    C. 《幼稚园行政》
    D. 《新幼稚教育》
    E. 《幼儿园课程》
4.学前教育功能具有的特点是:          (满分:2.5)
    A. 系统性
    B. 客观性
    C. 多样性
    D. 方向性
    E. 示范性
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主要著作有:          (满分:2.5)
    A. 《民主主义与教育》
    B. 《童年的秘密》
    C. 《学校与社会》
    D. 《儿童与课程》
    E. 《爱弥儿》
6.为建立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主要有:          (满分:2.5)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陈鹤琴
    D. 张雪门
    E. 杨贤江
7.美育主要途径  有:(    )          (满分:2.5)
    A. 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B. 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C. 通过传媒进行美育
    D. 通过艺术手段进行美育
8.学前儿童德育的目标主要有:(    )          (满分:2.5)
    A.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B. 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C. 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D. 萌发幼儿的高尚情感
9.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有:(    )          (满分:2.5)
    A. 调节学习活动
    B. 通过学习结果的外在确认产生强化
    C. 诊断学习上的难点
    D. 提供矫正学习的处方
10.实施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具体要求是:(    )          (满分:2.5)
    A. 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B. 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C. 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D. 视引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三、判断题:
1.学前公共教育是指家庭以外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狭义的幼儿园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对学前儿童讲解道理和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要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这样效果最好。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只提供正面的论据时比较容易被说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礼记》的《礼运》篇中提出关于小儿出生后选择保姆的要求和及早进行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就是培养幼儿道德认识、道德伦理、道德行为统一的教育过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托幼机构的房屋要符合卫生和教育要求,每个儿童占地应该达到的面积是2平方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首次将历史主义原则引进心理学,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人是加德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专家型教师”也称为“专业化教师”,是指那些在教育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观察力的教师。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社会性惩罚包括自然后果惩罚和生理性惩罚。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中国近代学校美育的奠基人是梁启超。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在托幼机构中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幼儿园。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为形象的道德感、意识性的道德感和无意识性的道德感。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维果斯基创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广义的学前教育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指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柯尔伯格通过实证研究提出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说服教育法和严厉惩罚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儿童观的形成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传统以及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苏格拉底对美的认识是:“美只有一种,即显现真实的美”。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文献法是学前教育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1.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学前教育的根本功能是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3.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包括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年龄,与儿童已有经验有联系,内容安排是否由简到繁、具体到抽象、从身边事物到环境中的事物,活动设计、活动形式是否恰当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4.课程为计划即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计划,学校和教师的重要责任是确定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的规划。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5.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要求上,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可能性是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突出特点之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