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大工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23答案满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9 2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工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

一、单选题:
1.()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满分:3)
    A. 归纳
    B. 演绎
    C. 分析
    D. 综合
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指()。
    (满分:3)
    A. 物质生产劳动
    B. 处理社会管理的实践劳动
    C. 科学研究
    D. 实验劳动
3.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其实质和核心是()。
    (满分:3)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规律
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指()。
    (满分:3)
    A. 统一
    B. 实践
    C. 能动
    D. 客观
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满分:3)
    A. 物质范畴
    B. 精神世界
    C. 科学技术
    D. 意识
6.规律的特点是(),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满分:3)
    A. 物质性
    B. 客观性
    C. 矛盾性
    D. 联系性
7.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
    (满分:3)
    A. 物质
    B. 科技
    C. 精神
    D. 规律
8.()是事物本质的联系。
    (满分:3)
    A. 规律
    B. 实践
    C. 矛盾
    D. 反映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表明了()。
    (满分:3)
    A.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B.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C.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D. 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10.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满分:3)
    A. 信念
    B. 理想
    C. 实践
    D. 想象
二、多选题:
1.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开拓。
    (满分:4)
    A. 经济
    B. 政治
    C. 思想
    D. 文化
2.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在不同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满分:4)
    A. 社会
    B. 国家
    C. 民族
    D. 历史阶段
3.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满分:4)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人们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满分:4)
    A. 去粗取精
    B. 去伪存真
    C. 由此及彼
    D. 由表及里
5.实践()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满分:4)
    A. 内容
    B. 性质
    C. 范围
    D. 水平
6.当今世界出现的()全球危机问题,不完全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满分:4)
    A. 生态
    B. 环境
    C. 人口
    D. 资源
7.唯物辩证法作为()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满分:4)
    A. 自然
    B. 社会
    C. 思维
    D. 综合
8.实践()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定的支配。
    (满分:4)
    A. 水平
    B. 广度
    C. 深度
    D. 发展过程
9.唯物辩证法既包括主观辩证法也包括了客观辩证法,体现了()的统一
    (满分:4)
    A. 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认识论
    D. 逻辑
10.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和否定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满分:4)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指的是资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满分:3)
    A. 对
    B. 错
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满分:3)
    A. 对
    B. 错
3.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满分:3)
    A. 对
    B. 错
4.黑格尔创立了唯物史观以及剩余价值学说。
    (满分:3)
    A. 对
    B. 错
5.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与基础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满分:3)
    A. 对
    B. 错
6.实践是指人的存在方式。
    (满分:3)
    A. 对
    B. 错
7.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全部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满分:3)
    A. 对
    B. 错
8.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分。
    (满分:3)
    A. 对
    B. 错
9.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满分:3)
    A. 对
    B. 错
10.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满分:3)
    A. 对
    B. 错

大工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

一、单选题:
1.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当中,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满分:3)
    A. 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人口结构
2.()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地反映出了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满分:3)
    A. 道德
    B. 艺术
    C. 政治法律思想
    D. 宗教
3.()是反映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满分:3)
    A. 实践性
    B. 真理性
    C. 前进性
    D. 创造性
4.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满分:3)
    A. 灵魂
    B. 基础
    C. 前提
    D. 内涵
5.实践的(),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满分:3)
    A. 客观能动性
    B. 直接现实性
    C. 绝对性
    D. 前进性
6.生产力量的规定性是(),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满分:3)
    A. 生产力的性质
    B. 生产力的水平
    C. 生产力的状况
    D.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是()。
    (满分:3)
    A. 劳动资料
    B. 劳动者
    C. 科学技术
    D. 劳动对象
8.认识的高级阶段指的是()。
    (满分:3)
    A. 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
    C. 情感
    D. 欲望
9.真理是指一种()的思想形式。
    (满分:3)
    A. 客观
    B. 主观
    C. 相对
    D. 绝对
10.人类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是()。
    (满分:3)
    A. 社会存在
    B. 宗教
    C. 哲学
    D. 社会意识
二、多选题:
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包含指的是()。
    (满分:4)
    A. 相对寓于绝对之中
    B. 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 相对真理中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D.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2.真理的绝对性说明的是真理的()。
    (满分:4)
    A. 无条件性
    B. 无限性
    C. 有条件性
    D. 有限性
3.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满分:4)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4.环境污染,使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满分:4)
    A. 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 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发展
    C. 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
    D. 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5.所有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的认识。
    (满分:4)
    A. 整体
    B. 某一阶段
    C. 某一方面
    D. 某一层次
6.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了()。
    (满分:4)
    A. 道德
    B. 艺术
    C. 宗教
    D. 哲学
7.价值具备()的特性。
    (满分:4)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多维性
8.价值评价在实践中的作用为()。
    (满分:4)
    A. 激励
    B. 制约
    C. 导向
    D. 规范
9.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以及共产主义社会。
    (满分:4)
    A. 原始社会
    B. 奴隶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10.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以下哪几个条件()。
    (满分:4)
    A. 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C.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D.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三、判断题:
1.真理与谬误是既对立又统一。
    (满分:3)
    A. 对
    B. 错
2.评价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
    (满分:3)
    A. 对
    B. 错
3.人们要改造世界首先必须要认识世界。
    (满分:3)
    A. 对
    B. 错
4.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满分:3)
    A. 对
    B. 错
5.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指的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满分:3)
    A. 对
    B. 错
6.弘扬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满分:3)
    A. 对
    B. 错
7.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满分:3)
    A. 对
    B. 错
8.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是不一致的。
    (满分:3)
    A. 对
    B. 错
9.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满分:3)
    A. 对
    B. 错
10.人的一切认识不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而来的。
    (满分:3)
    A. 对
    B. 错

大工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

一、单选题: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表现得最典型的是哪个国家()。
    (满分:3)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
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
    (满分:3)
    A. 前提
    B. 反映
    C. 基石
    D. 表现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的一种特点,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满分:3)
    A. 周期性
    B. 长期性
    C. 相对性
    D. 绝对性
4.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通过了()才得以实现的。
    (满分:3)
    A. 共产主义
    B. 无产阶级革命
    C. 资本主义
    D. 暴力革命
5.()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以及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满分:3)
    A. 垄断利润
    B. 金融寡头
    C. 金融资本
    D. 剩余价值
6.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以及变化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满分:3)
    A. 个体资本所有制
    B.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C. 法人资本所有制
    D. 国家资本所有制
7.空想社会主义根源于()世纪初。
    (满分:3)
    A. 16
    B. 15
    C. 14
    D. 17
8.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之上,产生了()
    (满分:3)
    A. 金融寡头
    B. 货币
    C. 垄断利润
    D. 剩余价值
9.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满分:3)
    A. 目标
    B. 结论
    C. 前提
    D. 基石
10.商品交换以()为基础,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满分:3)
    A. 货币
    B. 使用价值
    C. 交换价值
    D. 价值量
二、多选题:
1.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等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
    (满分:4)
    A. 军队
    B. 警察
    C. 法庭
    D. 监狱
2.金融寡头通过掌握()等上层建筑的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满分:4)
    A. 新闻出版
    B. 广播电视
    C. 科学教育
    D. 文化体育
3.垄断利润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
    (满分:4)
    A.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B.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D.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4.垄断条件之下的竞争,不仅(),而且还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满分:4)
    A. 规模大
    B. 时间长
    C. 手段残酷
    D. 程度激烈
5.马克思经过分析剩余价值的(),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满分:4)
    A. 生产
    B. 积累
    C. 流通
    D. 分配
6.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满分:4)
    A. 危机
    B. 萧条
    C. 复苏
    D. 高涨
7.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包括了()。
    (满分:4)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加拿大
8.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等。
    (满分:4)
    A. 民主与法制
    B. 政权组织形式
    C. 选举制度
    D. 政党制度
9.经济全球化表现的方式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为()。
    (满分:4)
    A. 生产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C. 金融的全球化
    D.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以下几种形式()。
    (满分:4)
    A.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B.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C.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三、判断题:
1.商人与高利贷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
    (满分:3)
    A. 对
    B. 错
2.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以及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
    (满分:3)
    A. 对
    B. 错
3.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满分:3)
    A. 对
    B. 错
4.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满分:3)
    A. 对
    B. 错
5.抽象劳动反映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满分:3)
    A. 对
    B. 错
6.资本主义萌芽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出现。
    (满分:3)
    A. 对
    B. 错
7.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获取价值。
    (满分:3)
    A. 对
    B. 错
8.资本原始积累,指的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满分:3)
    A. 对
    B. 错
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满分:3)
    A. 对
    B. 错
10.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满分:3)
    A. 对
    B. 错

大工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rar

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贡献 1

售价: 3 金币  [记录]  [购买]

答案

大工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rar

1.8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贡献 1

售价: 3 金币  [记录]  [购买]

答案

大工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3.rar

2.1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贡献 1

售价: 3 金币  [记录]  [购买]

答案

发表于 2017-5-20 12: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忧给力,17春刚出来就有作业答案了,回复下载,感谢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