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5)、哪项不是儿童心理问题的一般特征( )。(1分)
A、不理会现实
B、顺序行
C、持久性
D、不受普通方法的控制
(2/25)、哪项属于儿童习惯性方面的心理问题( )。(1分)
A、吮吸手指
B、排泄功能障碍
C、抑郁
D、反应迟钝
(3/25)、哪项不是儿童口吃产生的主要原因( )。 (1分)
A、躯体疾病
B、受惊吓是常见的诱因
C、模仿
D、品德不良
(4/25)、阳台及楼顶要有不低于( )厘米的围墙。(1分)
A、70
B、80
C、50
D、60
(5/25)、托儿所椅子不超过( )公斤?(1分)
A、1.5
B、2
C、2.5
D、3
(6/25)、哪项不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1分)
A、意外伤害和疾病
B、家庭教育
C、遗传
D、孕期状况
(7/25)、哪项不是3~4岁幼儿心理发育的特点( )。 (1分)
A、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B、行为受情绪支配
C、爱模仿
D、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8/25)、幼儿最5岁以后,白天或夜晚仍不能主动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称为( )(1分)
A、失调症
B、遗尿症
C、尿床
D、大小便失禁
(9/25)、幼儿园一把儿童椅不应超过( )kg。(1分)
A、3.5
B、2.5
C、2
D、3
(10/25)、托幼机构在选择和管理玩具时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
A、选购玩具时不必过多考虑其制作材料,只需能吸引幼儿即可。
B、塑料、橡胶玩具便于清洗消毒,适宜选用
C、可大量选择毛绒玩具
D、玩具不必经常消毒,但要正确指导幼儿使用玩具
(11/25)、托幼机构绿化面积的理想标准应达到全园总面积的( )(1分)
A、60-70%
B、40-50%
C、30-40%
D、50-60%
(12/25)、每一级踏步的高不大于( )厘米。(1分)
A、10
B、15
C、12
D、20
(13/25)、哪项属于儿童社会及品德方面的心理问题( )。(1分)
A、骂人
B、常好动
C、情绪冷漠
D、智力低下
(14/25)、哪项不是儿童暴怒发作的防治措施( )。(1分)
A、从小培养儿童压抑消极情绪的习惯。
B、应从小培养他们讲道理、懂道理的品质,不要过于溺爱和迁就儿童。
C、从小培养儿童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D、对于少数暴怒发作行为较为严重的儿童,应该给予行为治疗。
(15/25)、托幼机构中活动室的面积不宜小于( )平方米?(1分)
A、56
B、53
C、55
D、54
(16/25)、9.哪项不是儿童夜惊的防治措施( )。(1分)
A、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B、睡前看惊险电视
C、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儿童的情绪紧张。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恐惧;
D、改变不良环境。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17/25)、楼梯宽不小于( )米。(1分)
A、1.2
B、0.8
C、1.5
D、1
(18/25)、活动室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米(1分)
A、4
B、3.3
C、3
D、3.5
(19/25)、哪项属于儿童发展性方面的心理问题( )。 (1分)
A、注意力分散
B、睡眠障碍
C、爱发脾气
D、厌学
(20/25)、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惧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 (1分)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21/25)、大型体育器械一般应安置在( )。(1分)
A、活动室
B、草坪
C、操场
D、体育运动室
(22/25)、哪项不是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1分)
A、家族遗传
B、疏泄情绪,保护自己
C、观察模仿的结果
D、家教不当
(23/25)、托幼园所安装的电源插座应该不低于( )米(1分)
A、1.65
B、1.6
C、1.5
D、1.7
(24/25)、哪项不是4~5岁幼儿心理发育的特点( )。 (1分)
A、活泼好动
B、爱玩、会玩
C、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D、思维具体形象
(25/25)、床宽应为儿童肩宽的( )倍。(1分)
A、2
B、3.5
C、3
D、2~2.5
(1/25)、要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1分)
A、正确
B、错误
(2/25)、学前儿童意志力培养方法: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从身心(体格和性格)两方面进行磨练。(1分)
A、正确
B、错误
(3/25)、托幼园所合适的桌椅高差,应是在儿童就座时,两臂能很自然地平放在桌面上、背部能伸直为宜。(1分)
A、正确
B、错误
(4/25)、已排除了各种躯体疾病的遗尿症叫器质性遗尿症。(1分)
A、正确
B、错误
(5/25)、发展性语言障碍是由于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言语障碍。可分为接受性言语障碍和表达性言语障碍。(1分)
A、正确
B、错误
(6/25)、儿童多动症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1分)
A、正确
B、错误
(7/25)、学前儿童毅力培养方法:要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1分)
A、正确
B、错误
(8/25)、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且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1分)
A、正确
B、错误
(9/25)、因躯体疾病引起的遗尿症叫功能性遗尿症。(1分)
A、正确
B、错误
(10/25)、梦游是指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俗称的“做噩梦”(1分)
A、正确
B、错误
(11/25)、屏气发作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神经症。(1分)
A、正确
B、错误
(12/25)、儿童暴怒发作是指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扯自己的头发或衣服,以及其他发泄不愉快情绪的过火行为。(1分)
A、正确
B、错误
(13/25)、托幼园所活动室地面应铺设水泥地板为宜,有利于保暖、防潮、富有弹性和打扫。(1分)
A、正确
B、错误
(14/25)、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让其逐渐适应,最后达到消除恐怖障碍的目的。(1分)
A、正确
B、错误
(15/25)、儿童使用的肥皂应选用刺激性较大的儿童型肥皂。(1分)
A、正确
B、错误
(16/25)、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语言障碍而非社交功能障碍。(1分)
A、正确
B、错误
(17/25)、托幼园所桌子不宜设抽屉、搁板、踏板及其他构件。(1分)
A、正确
B、错误
(18/25)、梦魇指儿童在睡眠中突然起床,穿衣着鞋,整理书包,或开们走出房在客厅转一圈后又上床入睡。(1分)
A、正确
B、错误
(19/25)、儿童夜惊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俗称“撒呓挣” 。(1分)
A、正确
B、错误
(20/25)、托幼园所的黑板最好使用磁性黑板,既平整、无裂缝、不反光。(1分)
A、正确
B、错误
(21/25)、学前儿童控制力培养方法:要训练儿童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1分)
A、正确
B、错误
(22/25)、学前儿童注意力培养方法:要让儿童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1分)
A、正确
B、错误
(23/25)、桌椅不应使用深色,因为反射率太高,会对儿童的眼睛产生较强的光刺激,以致损伤眼睛。(1分)
A、正确
B、错误
(24/25)、适宜的椅高应与小腿高相同。(1分)
A、正确
B、错误
(25/25)、筷子宜选用圆柱体的竹制或木制筷子,外表不要涂漆。(1分)
A、正确
B、错误
(1/25)、矫治儿童口吃要注意( )。(2分)
A、多让幼儿练习朗诵、唱歌。
B、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的现象。
C、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
D、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小儿说话。
(2/25)、恐惧不安情绪防治措施( )。(2分)
A、必要时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等一类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治。
B、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各种自然现象,懂得一些粗浅的科学道理。
C、禁止采用恐吓、威胁的方法,禁止儿童看恐怖影视、书刊、图片。
D、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培养其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恐惧心理。
(3/25)、托幼机构的室外活动场地主要是供幼儿进行( )使用的。(2分)
A、文娱活动
B、户外游戏
C、体育活动
D、保教活动
(4/25)、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2分)
A、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措施,保障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B、改善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的自然与文化环境
C、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D、对学前儿童进行行为指导、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5/25)、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防治措施( )。(2分)
A、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
B、改变不当的家教方式。
C、园所要调整好班级中的人际关系。
D、干预儿童的侵犯事实。
(6/2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2分)
A、行为统一协调
B、智力发展正常
C、情绪反应适度
D、性格特征良好及人际关系融洽
(7/25)、儿童心理问题的心理特征有()。(2分)
A、喜怒无常
B、沉默寡言、离群孤独
C、胆怯、害羞
D、恐惧
(8/25)、托幼园所玩具的卫生要求是( )。(2分)
A、要注意对玩具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B、要注意玩具的制作材料及表面是否有毒。
C、要注意玩具质地是否便于清洁和消毒。
D、要注意玩具本身的功能和安全性。
(9/25)、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目标是( )。(2分)
A、尽可能的将学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B、A. 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C、对于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和障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D、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削弱或消除不利因素,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
(10/25)、儿童社会及品德方面的心理问题有( )。(2分)
A、偏执
B、打人
C、骂人
D、破坏公物
(11/25)、屏气发作情绪防治措施( )。(2分)
A、对正发作的孩子,家长要镇静,立即松开孩子的衣领、裤带,使其侧卧,轻轻扶着孩子。孩子恢复正常后,可以用给他讲故事,带他玩等方法转移他的紧张情绪。必要时还可选用苯巴比妥一类的镇静剂以减少屏气发作的发生,防止脑部缺氧而产生的损害。
B、尽量消除可引起小儿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
C、不要溺爱孩子。
D、对于因缺铁性贫血所致的发作,补充铁剂,合理的膳食
(12/25)、儿童心理问题的社会行为特征有( )。(2分)
A、喜怒无常
B、性情暴躁
C、专横霸道
D、随意破坏
(13/25)、儿童咬指甲主要有以下原因( )(2分)
A、意外伤害和疾病
B、主要与儿童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关
C、模仿
D、遗传
(14/25)、5~6岁幼儿心理发育的特点( )。(2分)
A、行为受情绪支配
B、好学、好问、好探究
C、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D、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15/25)、儿童有意说谎的教育策略( )。(2分)
A、及时揭穿儿童的谎言,不让其得逞。
B、教育儿童诚实做人
C、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气氛
D、成人言传身教。
(16/25)、遗尿症的防治措施( )(2分)
A、配合药物或针灸治疗
B、消除引起小儿精神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
C、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
D、加强自觉排尿的训练
(17/25)、治疗多动症,应积极关注( )。(2分)
A、隐身治疗
B、调整家庭环境,改变不良教育方式
C、严格作息制度,增加问题活动
D、行为治疗
(18/25)、评定儿童问题行为的依据( )。(2分)
A、从行为持续的时间看,持续的时间过长也是行为有问题的特征。
B、从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看,判断儿童的行为是否有问题首先取决于儿童的年龄。
C、从各种行为障碍出现的频率看,儿童某种频繁出现的行为就是不正常的行为。
D、从行为表现的严重程度看,如果儿童的行为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或具有破坏性,则这种行为可能有问题。
(19/25)、托幼机构房舍根据功能通常分为( )。(2分)
A、供应用房
B、生活用房
C、服务用房
D、教室
(20/25)、儿童问题行为一般表现在( )。(2分)
A、行为失范:不符合规范。
B、行为不足: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在幼儿身上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C、行为过度:指的是某一类行为发生得太多。
D、不适当行为:是指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况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
(21/25)、针对咬指甲的预防和治疗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2分)
A、对于较严重的患儿,可采取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
B、消除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
C、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D、在指甲上涂苦药如胡椒粉、黄连水、辣椒水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咬指甲时产生一种厌恶感,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良行为习惯。
(22/25)、房舍配置应遵守以下几个基本的卫生原则( )。(2分)
A、应有安全防范措施
B、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和发展特点
C、有利于学前儿童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D、各班应有配套的班级用房
(23/25)、儿童夜惊产生的原因有( )。(2分)
A、遗传因素
B、心理因素
C、生理因素
D、环境因素
(24/25)、儿童心理问题的身体特征有( )。(2分)
A、口吃
B、食欲不振
C、精神紧张、失眠、做噩梦
D、斜视
(25/25)、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矫治措施( )。(2分)
A、药物治疗
B、避免精神刺激,消除心理紧张因素
C、转移法
D、行为矫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