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教育社会学》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计15分) 1. 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育社会学事实学科论强调教育社会学的 ,关心这门学科的科学价值,进行 判断。 3.在学术界, 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奠基人。 4.美国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派的头号代表人是 。 5.当代教育社会学在“取向修正时期”出现了两个主要倾向:第一是 ; 第二是 。 6.农业社会背景下,教育的主要承担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 。 7. 和 是“后喻型”文化结构得以延续的两个关键条件。 8.教育机会均等可区分出三种意义上的均等,一是“起点均等”,二是“ ”, 三是“ ”。 9. 阶段的就学机会,是反映教育机会享有状况的最基本的指标。 10.就教育机会问题来说,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二、判断题(仅需要判断正误,无须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计10分) 1.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一般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2.典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一定是定量研究。 3.农业社会的教育系统主要担负的是“社会防范职能”。 4.后工业社会国家赋予教育以“社会更新职能”。 5.文化阶层差异对教育的影响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15分) 1.教育社会学 2.狭义文化 3.“前喻文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2.简述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教育的重要区别。 3.地区间教育机会状况失衡的主要表现。 4.简述学校传递能力遭受的挑战。 五、论述题(不仅要陈述核心观点,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阐释;20分) 1.比较分析“后喻型”文化结构与“前喻型”文化结构的区别以及对教育取向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