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大学入学测试机考 专升本 管理学概论 模拟题 1、影响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 )。 (B) A、管理道德 B、管理环境 C、管理方法 D、管理手段 2、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 ) (A) A、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C、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D、计划、决策、协调、激励、控制 3、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 () (D) A、系统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比较分析法 D、唯物辩证法 4、决定学习、研究管理必要性的是( ) (A) A、管理的自然性 B、管理的社会性 C、管理的重要性 D、管理的历史性 5、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 ) (B) A、社会属性 B、自然属性 C、艺术性 D、科学性 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 ) (C) A、信息论 B、控制论 C、唯物辩证法 D、统筹方法 7、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是:科学、技术和( ) (C) A、资源 B、生产力 C、管理 D、泰罗制 8、管理的主体是( ) (C) A、系统 B、组织 C、管理者 D、人际关系 9、管理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断变化着的( ) (A)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财的关系 C、人与信息的关系 D、人与物的关系 10、下列管理职能中,具有主体广泛性特点的是( ) (A) A、协调 B、计划 C、组织 D、激励 11、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 A、目标、部门和关系 B、目标、原则和结构 C、目标、部门和效率 D、目标、部门和人员 12、一般来说,组织的外部要素是 (D) A、可以控制的 B、无法控制的 C、部分可控的 D、部分可以控制,部分不可以控制的 13、管理是生产的固有属性,是指( ) (D) A、管理的目的性 B、管理的科学性 C、管理的历史性 D、管理的必要性 14、管理的核心是( ) (A) A、处理好人际关系 B、决策 C、组织 D、控制 15、具有消亡倾向的系统是( ) (B) A、开放系统 B、封闭系统 C、子系统 D、反馈系统 16、管理的( )是管理者 (A) A、主体 B、客体 C、条件 D、媒介 17、领导工作原理中的()要求主管人员能够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满足,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A) A、激励原理 B、沟通联络原理 C、直接管理原理 D、指标明确原理 18、()工作可以使科学、人的属性、技巧、艺术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 (D)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领导 19、领导工作原理告诉我们,要使组织人员充分理解目标和任务就必须 (A) A、指明目标 B、协调目标 C、统一指挥 D、沟通联络 20、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A) A、领导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项职能 B、领导工作受管理职能的影响 C、二者相同 D、二者矛盾 21、按照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两种情况下,采取()的领导方式较好 (B) A、以任务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技术为中心 D、以领导为中心 22、在领导工作中,目标协调原理要求协调的目标是 (C) A、定量目标与定性目标 B、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C、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D、员工个人的目标与领导个人的目标 23、按照利克特的领导方法理论,主管人员在决策时征求、接受和采用下属建议,并运用以奖励为主和让职工参与管理的办法来激励下属,这种类型属于 (C) A、利用-命令式的方法 B、温和-命令式的方法 C、商议式的方法 D、集体参与的方法 24、管理方格图理论认为,最好的领导方式是( ),如图<imgsrc=images/gl/gl.JPG border=0>所示。 (A) A、(9,9)型 B、(1,1)型 C、(1,9)型 D、(5,5)型 25、当一位总经理建议某副总经理把某项任务交由某位下属执行时,总经理行使的是 (B) A、参谋权力 B、直线权力 C、职能权力 D、指挥权力 26、领导行为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区别于不成功的领导者的地方是他的特殊的( )。 (A) A、领导作风 B、个性 C、管理能力 D、领导愿望 27、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是( )。 (D) A、弗洛姆 B、赫茨伯格 C、莫顿 D、麦格雷戈 28、布莱克和穆顿认为,领导者应客观地分析企业内外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把自己的领导方式改造为 (A) A、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B、任务型管理方式 C、中间型管理方式 D、乡村俱乐部型管理方式 29、强调上级主管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不能相互矛盾、抵触的原理是 (D) A、统一领导原理 B、直接管理原理 C、直接控制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30、管理方格图是由设计的。<img src=images/gl/gl.JPG border=0> (A) A、布莱克和穆登 B、法约尔 C、泰罗 D、甘特 31、领导工作充分体现了 (D) A、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 C、管理职能 D、管理艺术 32、领导工作的实质是 (A) A、影响被领导者,保证目标实现 B、监督和考核下级人员 C、协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D、满足下属需求和愿望 33、领导连续流的倡导者们认为一个适宜的领导方法取决于 (D) A、厂长经理 B、监事会 C、工会 D、领导者的素质 34、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联络,整个组织越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这是指 (D) A、目标协调原理 B、命令一致原理 C、激励原理 D、沟通原理 35、主管人员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的原理是 (A) A、直接管理原理 B、指明目标原理 C、目标协调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36、<img src=images/gl/gl.JPG border=0>所示,管理方格图中的 1.9 型管理又称 (C) A、贫乏型管理 B、独裁、重任务型管理 C、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D、中庸型管理 37、领导行为理论认为,有效领导者区别于那些不成功的领导者是其特殊的 (A) A、领导作风 B、管理能力 C、领导愿望 D、个性 38、直接与具体作业人员打交道,协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是 (B) A、高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者 C、中层管理者 D、基层操作者 39、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求。这种观点源于( ) (A) A、需求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激励需求理论 D、归因论 40、激励需求理论的创始人是( ) (B) A、马斯洛 B、麦克莱兰 C、赫茨伯特 D、弗鲁姆 41、激励强化理论的创始人是( ) (C) A、弗鲁姆 B、波特 C、斯金纳 D、凯利 42、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需要随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观点源于( ) (A) A、“复杂人”的假设 B、“经济人”的假设 C、“社会人”的假设 D、“自我实现人”的假设 43、美国人()把人性归纳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 (C) A、麦格雷戈 B、马斯洛 C、谢恩 D、法约尔 44、波特和劳勒在期望理论基础上引申出了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它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成绩( ) (A) A、主要取决于所做的努力 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的能力 ( 知识和技能) 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做的努力的影响 45、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生最高需求层次是( ) (A) A、自我实现需要 B、生理需求 C、尊重需求 D、社会需求 46、期望理论认为,对人能产生最大激励作用的情况是( )。 (A) A、期望值高,效价也高 B、期望值高,效价低 C、期望值低,效价高 D、期望值低,效价也低 47、根据大卫·麦克利兰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论,如果一个人希望控制向上和向下的信息渠道以便对他人施加影响,那就表现他是一个 (C) A、成就需要强的人 B、社会交往需要强的人 C、权力需要强的人 D、激励需要强的人 48、美国的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在其所著的《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了( ) (A) A、理论-Y 理论 B、理论 C、理论 D、超Y理论 49、管理活动中采用“胡萝卡加大棒”的政策,源于( ) (D) A、“社会人”的假设 B、“复杂人”的假设 C、“自我实现人”的假设 D、“经济人”的假设 50、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等人提出了行为改造理论中的( ) (A) A、归因论 B、激励理论 C、强化理论 D、期望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