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法理学》 第九章至第十一章 (总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10) 1、违法 2、法律制裁 3、法律推理 4、法律责任 5、法律行为 二、填空(19) 1法律解释依主体不同划分为 、 、 。 2法律事件包括 和 两种。 3我国立法的一般程序是 、 、 、 。 4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有 、 、 三种。 5据解释尺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 、 、 三种。 6法律解释的方法主要有 、 、 、 。 三、不定项选择题(19) 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 A主体、客体标的和结果 B主体、客体和法律行为 C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D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和客体 2 法律解释是( ) A对法律制定机关的说明 B对法律表现形式的概括 C对法律调整对象的表述 D对法律内容含义的阐明 3违法者必然承担( ) A民事责任 B法律制裁 C法律责任 D刑事责任 4下列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王某病死 B甲违章开车 C甲借给乙一万元 D丙订立遗嘱 5下列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中国公民 B中国境内的外国法人 C物 D江苏省政府 6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 )几类。 A自然人 B法人 C物 D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 E行为 7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是( ) A正式解释 B非正式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8构成违法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 A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B具有社会危害性 C行为人有责任能力 D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 9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10.法律关系是( ) A任意建立的一种关系 B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D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特殊社会关系 1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权利义务 12在奴隶社会中奴隶是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不完全主体 C客体 D形式上的主体 13外国人、无国籍人( )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A不能 B应当 C可以 D一般不能成为 14法律事实包括( )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后果 D法律责任 15法律义务是指主体( )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 C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16法律适用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实施法律的活动,其特点是( ) A由特定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活动 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C有严格的程序性 D一般都要作出适用法律的文书 17法的创制是指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定的职权和程序立、改、废法律(1)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2)的一项专门活动。在这一概念中法律一词的理解是( ) A都作广义理解 B都作狭义理解 C(1)为广义(2)为狭义 D(1)为狭义(2)为广义 18下列可以免责的情况是 ( ) A 超过法定时效 B 权利人放弃诉讼 C 一国家公职人员将所贪污的所有脏款退还 D 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经破产程序后仍未偿还的债务。 19 以补偿性的财产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类型是 ( )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违宪责任 四、判断题(10) 1法律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所以法律公布后即开始生效。( ) 2所有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都是法律关系。( ) 3法律行为是指符合法律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 ( ) 4法律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普遍遵守而得以实施的。( ) 5在财产责任中,当责任人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有关国家机关可以免除其部分或全部的法律责任。( ) 6权利能力既包括主体享有权利的资格也意味着主体承担义务的可能性。( ) 7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存在的时间、范围总是一致的。 8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 ) 9法律行为是指符合法律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 ( ) 10违法行为必然导致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 ) 五、简答题(21) 1简述法律责任的功能。 2 简述责任法定的归责原则。 3简述法律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 4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5简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6简述司法的原则。 7简述司法的特征。 六、论述题(10) 1试谈谈你对我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