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6年上半年 儿童心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0 09: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儿童心理学》第七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智力
2、怯生
3、移情
4、性别角色同一
5、他律道德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说认为智力由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组成。 (   )
2、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称系统脱敏法。(   )
3、成人感的出现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之一。 (   )
4、“破坏”行为是小学生理智感的特殊表现。 (   )
5、儿童的智力呈负加速发展。 (   )
6、儿童的自我控制并非越强越好。 (   )
7、怯生具有普遍性。 (   )
8、男女儿童在智力的分布上存在差异。 (   )  
9、儿童的情绪是从冲动向自制发展的。 (   )
10、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从喜欢独自一人的游戏逐步发展到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   )
11、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动称学习。(   )
12、移情训练有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获得。 (   )
13、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自律向他律转化的过程。 (   )
14、习性说十分强调喂食方式、大小便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依恋发展的影响。(   )
15、罗猴实验表明: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对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
1、儿童在智力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2、简述儿童害怕的发展过程。
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4、简述同伴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计28分)
1、试述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2、试述社会环境对儿童个性形成、发展的影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