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儿童心理学》第三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习惯化 2、顺应 3、客体永久性 4、首因效应 5、单词句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趋势是上下-前后-左右。 ( ) 2、对色形两维知觉的研究发现:形状抽象早于颜色抽象。 ( ) 3、视崖实验表明:乳儿就有大小知觉。 ( ) 4、双词句的特点是结构完整。 ( ) 5、具体形象思维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 ) 6、双词句的发展不具有普遍性。 ( ) 7、能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 是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 8、斯金纳在《言语行为》一书中提出强化在儿童言语获得中的重要作用。( ) 9、新生儿就能清不同距离上的客体。 ( ) 10、新生儿就能觉察光。 ( ) 11、幼儿最早能感知的图形是方形。 ( ) 12、乳儿对音乐声反应敏感。 ( ) 13、客体永久性是在前运算阶段出现的。 ( ) 14、4-4.5岁儿童能推测出说者的意图。 ( ) 15、强化说认为儿童言语的获得是对成人言语的临摹。 ( )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 1、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2、简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3、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4、简述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过程。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计28分) 1、试述儿童信息加工的策略。 2、请详述儿童句法结构的发展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