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师《古代汉语专题》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答案附件回复可见,需要的请自助下载
1.以下不属于程度副词的是( )。 (满分:3)
A. 少
B. 稍
C. 颇
D. 固
2.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不包括( )。 (满分:3)
A. 按音序排列
B.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C. 按号码排列
D. 按含义排列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满分:3)
A. 会意
B. 形声
C. 假借
D. 转注
4.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 (满分:3)
A. 《经传释词》
B. 《词诠》
C. 《助字辨略》
D. 《古汉语虚词通释》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满分:3)
A. 君子引而不发。
B.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 五色令人目盲
D.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 (满分:3)
A. 说 悦
B. 睹 覩
C. 置 寘
D. 沽 酤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 (满分:3)
A.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B.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8.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满分:3)
A.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9.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 (满分:3)
A. 地、休、甘、武
B. 炎、寒、贼、朱
C. 从、信、秉、亦
D. 莫、及、伐、取
10.下列字中完全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 (满分:3)
A. 校 信 原
B. 戒 锦 炎
C. 街 武 叔
D. 衢 问 洛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以下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满分:4)
A. 吾
B. 我
C. 余
D. 予
2.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 )等。 (满分:4)
A. 《周易本义》
B. 《诗集传》
C. 《论语集注》
D. 《孟子集注》
3.以下采用被动句式的有( )。 (满分:4)
A. 卻克伤于矢。
B. 道术将为天下裂。
C.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D.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4.以下属于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的是( )。 (满分:4)
A. 響
B. 色
C. 江
D. 河
5.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大家及其著作是( )。 (满分:4)
A.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B.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C.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D. 王筠《说文句读》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 (满分:4)
A. 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
B. 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
C. 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D. 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7.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 )。 (满分:4)
A. 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和行为的联系。
B. 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
C. 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
D. 表示假设。
8.对“假借”和“通假”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假借”,也叫“本无其字的假借”。
B. “六书假借”,或“造字假借”,其特点是久借不还。
C. “通假”也叫“本有其字的假借”。
D. “同音通假”,或“用字假借”,其特点往往是偶尔一用。
9.以下对介词“于”的用法解释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王坐于堂上。”——“于”表示“在”。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表示“给”。
C. “季氏富于周公。”——“于”引进比较的对象,意思是“比周公更富有”。
D.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为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0.以下属于疑问代词的是( )。 (满分:4)
A. 谁、孰
B. 何、胡
C. 曷、奚
D. 安、焉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后来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转注、假借,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三省六部,组成中枢机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先秦时期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是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等、辈、曹、属”。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上古尊卑等级森严,尊封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称平辈或尊辈则不能称名,只能称字。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关于古文翻译,近代翻译家林纾曾提出“信”、“达”、“雅”三点要求。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词诠》近人杨树达著,专门解释古代汉语实词的辞书。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古人读书时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这叫“读(dòu)。”合起来就叫“句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附件回复可见,需要的请自助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