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城市规划发展》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标志是( )。 A哥伦比亚博览会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雅典宪章》 D《芝加哥规划》 2、城市规划的折中混合模型的提出者是( )。 A阿米塔·埃兹欧尼 B沙里宁 C柯布西埃 D埃比尼泽·霍华德 3、美国1901年颁布的( )是改善穷人居住条件的里程碑。 A《雅典宪章》 B《芝加哥规划》 C《经济公寓房屋法》D《马丘比丘宪章》 4、1933年雅典第四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发表了( )。 A《雅典宪章》B《马丘比丘宪章》C《芝加哥规划》D 《狄龙规则》 5、集中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是由( )提出的。 A柯布西耶 B埃比尼泽·霍华德 C沙里宁 D阿米塔·埃兹欧尼 6、提出有机城市思想与有机疏散理论的思想家是( ) 。 A柯布西耶 B霍华德 C沙里宁 D阿米塔·埃兹欧尼 7、影响《雅典宪章》内容的思想理论是( )。 A理性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B“田园城市”理论 C有机城市思想与有机疏散理论 D区域规划思想 8、( )是被公认的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分区条例的城市。 A芝加哥 B纽约 C东京 D莫斯科 9、城市美化运动以( )为发端。 A雅典会议 B 马丘比丘会议 C哥伦比亚博览会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10、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可大致划分为( )个阶段。 A 2 B 3 C 4 D 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城市化过程的显著特点有( )。 A农业生产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活动的比重上升 B乡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升 C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 D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2、城市规划的程序理论包括( )。 A理性模型 B分立渐进模式 C折中混合模型 D垃圾箱模型 3、城市化过程第二个阶段即现代化中期,总人口经历的阶段有( ) A出生率稳定、死亡率下降阶段 B死亡率稳定、出生率下降阶段 C出生率稳定、死亡率稳定阶段 D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阶段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 ( ) A乡村的落后程度 B城市的吸引力 C乡村的推力 D城市的发达程度 5、现代城市活动之间具有高度的( ) A关联性 B 复杂性 C 协调性 D 矛盾性 6、主要反映勒·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的著作有( ) A《明日的城市》 B《明日的田园城市》 C《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D《光明城》 7、集中体现《雅典宪章》中功能分区思想的城市规划有( ) A纽约城市规划 B巴西的巴西利亚城市规划 C芝加哥城市规划 D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8、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一般包括( ) A健康与安全 B交通与公共设施 C财政健康与经济 D环境保护与再分配 9、田园城市理论的特点有( ) A城乡一体化,而不是城乡分离。 B田园城市是一个城市群,而不是单个城市。 C是社会城市,是人类和谐生活的共同体,而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城市。 D是人口超千万的城市。 10、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背景 ( ) A 工业化 B城市化 C全球化化 D世俗化 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是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其动力机制特征的总和或总体特征。 2、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被称为 。 3、 是城市规划的最根本的作用。 4、《雅典宪章》的突出内容是提出 的规划思想。 5、1977年国际建筑协会在秘鲁利马召开会议,于马丘比丘山签署 。 6、柯布西埃的理性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影响了 的制定和内容。 7、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 的城市规划构想。 8、政府开始根据不同用途对土地进行分区始于 年代。 9、 是指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 10、城市规划程序理论中的 模式十分注重先前经验。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沙里宁 2、城市规划 3、滞后城市化 五、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城市化的模式类型。 2、城市规划程序理论之分立渐进模式。 3、二战后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关注点。 4、用地分区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试论述勒·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