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春学期吉大《仪器分析》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满分答案在网页底部下载,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一、单选题:
1.一般按红外线波长的不同将红外线划分为三个区域,请问中红区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满分:5)
A. 0.76-2.5μm
B. 2.5-15μm
C. 2.5-25μm
D. >25μm
2.下列溶剂中,在正相色谱中的洗脱能力最强的是 (满分:5)
A. 苯
B. 乙醚
C. 水
D. 甲醇
3.朗伯-比尔定律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 )间关系的定律 (满分:5)
A. 厚度
B. 密度
C. 质量
D. 体积
4.由炙热的固体或液体发出的光谱,称为( ) (满分:5)
A. 线状光谱
B. 带状光谱
C. 连续光谱
D. 断续光谱
5.核磁共振现象是哈佛大学的( )等人在1945年发现的 (满分:5)
A. Purcell Bloch
B. Purcell Bunren
C. Wollarten Bloch
D. Purcel Wollarten
6.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可由( )及电荷迁移跃迁产生 (满分:5)
A. σ-σ*
B. σ*-n
C. π*-π
D. π*-n
7.荧光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常采用下列哪种光源 (满分:5)
A. 紫外光源
B. 可见光源
C. 红外光源
D. 金属蒸汽灯
8.下面色谱法中是以按操作形式分类的色谱有 (满分:5)
A. 气相色谱法
B. 柱色谱法
C. 分配色谱法
D. 吸附色谱法
9.根据分辨率的高低,可将质谱仪分为低分辨质谱仪和高分辨质谱仪两类,其中分辨率小于( )的称为低分辨质谱仪 (满分:5)
A. 800
B. 900
C. 1000
D. 1200
E. 1500
10.热力学理论是以( )为代表 (满分:5)
A. 塔板理论
B. 速率理论
二、多选题:
1.常用吸附剂有 (满分:6)
A. 硅胶
B. 氧化铝
C. 聚酰胺
D. 氧化铁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 (满分:6)
A. 光源
B. 单色器
C. 吸收池
D. 检测器
E. 讯号处理与显示器
3.气相色谱法中,对载体的要求有 (满分:6)
A. 比表面积大
B. 有吸附性能
C. 热稳定性好
D.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4.常用的载气有 (满分:6)
A. 氮气
B. 氢气
C. 氦气
D. 二氧化碳
5.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有 (满分:6)
A. 温度
B. 溶剂
C. 酸度
D. 荧光熄灭剂
E. 散射光
三、判断题:
1.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火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毛细管柱的制备包括拉制、柱表面处理、固定液的涂渍等步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三大关键部件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色谱分离的塔板理论始于马丁和辛格提出的塔板模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的发光机制相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荷兰学者范第姆特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质谱中的大多数离子峰均是根据有机物自身裂解规律形成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载体一般是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散射光对荧光测定没有干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6春学期《仪器分析》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是分流进样的优点 (满分:5)
A. 操作简单
B. 只要色谱柱安装合适,柱外效应小,柱效高
C. 载气消耗大
D. 当样品中有难挥发组分时,会留在蒸发室中,不会污染色谱柱
2.( )可用于药物有关物质的检查和杂质限量的检查 (满分:5)
A. 薄层色谱
B. 纸相色谱
3.根据分辨率的高低,可将质谱仪分为低分辨质谱仪和高分辨质谱仪两类,其中分辨率小于( )的称为低分辨质谱仪 (满分:5)
A. 800
B. 900
C. 1000
D. 1200
E. 1500
4.由炙热的固体或液体发出的光谱,称为( ) (满分:5)
A. 线状光谱
B. 带状光谱
C. 连续光谱
D. 断续光谱
5.质谱分析法是利用多种离子化技术,将物质分子转化为( ),按其质荷比的差异分离测定,从而进行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满分:5)
A. 原子
B. 离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6.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色谱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A. 组分的极性越强,吸附作用越强
B. 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溶质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 二元混合溶剂中正己烷的含量越大,其洗脱能力越强
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汽中的( )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满分:5)
A. 原子
B. 离子
C. 基态原子
D. 激发态原子
E. 电子
8.进阳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间的容积,称为 (满分:5)
A. 保留体积
B. 死体积
C. 调整保留体积
D. 相对保留体积
9.下列溶剂中,在正相色谱中的洗脱能力最强的是 (满分:5)
A. 苯
B. 乙醚
C. 水
D. 甲醇
10.朗伯-比尔定律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 )间关系的定律 (满分:5)
A. 厚度
B. 密度
C. 质量
D. 体积
二、多选题:
1.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有 (满分:6)
A. 温度
B. 溶剂
C. 酸度
D. 荧光熄灭剂
E. 散射光
2.原理为辐射的发射的光学分析法有 (满分:6)
A. 发射光谱法
B. 荧光光谱法
C. 火焰光谱法
D. 放射化学法
E. 分光光度法
3.质谱分析法的特点有 (满分:6)
A. 应用范围广
B. 不受试样物态限制
C. 灵敏度高
D. 试样用量少
E. 分析速度快,信息直观
4.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满分:6)
A. 分辨率
B. 灵敏度
C. 质量范围
D. 质量精确度
5.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有 (满分:6)
A. 局部屏蔽效应
B. 磁各向异性效应
C. 杂化效应
D. 分子间氢键
E. 溶剂效应
三、判断题:
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关键步骤是选择最佳的色谱操作条件,以实现最理想的分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火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的发光机制相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折合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越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按照Beer定律,吸光度A与浓度c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荷兰学者范第姆特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散射光对荧光测定没有干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原子化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两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载体一般是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