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9 04: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
1、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
3、宾语前置
4、辅助性代词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并加以分析(主要分析其原来的词性、活用后的词性及其活用的标志)。
1、晋灵公不君。
2、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3、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列子·说符)
4、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5、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史记·赵充国列传)
6、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许行))
7、再火,令药熔。(沈括《活板》)
8、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9、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10、陛下不能将兵。(《史记·淮阴侯列传》)
11、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公羊传·宣公六年》)
12、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13、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5、庚午,围宋,门于桐门。(《左·传襄公十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和动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
2、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史记·游侠列传)
3、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4、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6、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7、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8、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9、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10、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史记·田单列传》)
四、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号的词的词性和用法,并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不修,不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能。(荀子•非十二子)

2、君子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3萁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4、今京不,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

5、君子博学而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先生之恩,死而骨也。(中山狼传)

7、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不可也;目小可,大不可也。(韩非子•说林下)

8、孔子登东山而鲁,登泰山而天下。(孟子•尽心上)

9、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劝学)

10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天论)

11、君子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12,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
五、指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的词性,并说明其用法:
1、广起,夺杀尉。(史记·陈涉世家)
2、(狼)性贪狠,党豺为虐。(中山狼传)
3、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史记·项羽本纪)
4、重足立,侧目视。(史记·列传)
5、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史记·廉蔺列传)
6、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亡。(史记·项羽本纪)
7、孔子曰:“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不告。”(论语·宪问)
8、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耻师焉。(韩愈·师说)
9、项王曰:“赐之彘肩。”与之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1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难者亦易矣;不为,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1、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史记·魏武列传)
12、税外加一物,皆枉法论。(白居易:重赋)
13、不物喜,不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4、(屈原)博闻强志,明治乱,娴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曹操比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16、入耳,出口。(荀子·劝学)
17、西蜀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被动句?是被动句的,指出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被动句?
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许行)

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6、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七、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宾语前置的条件。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楚)

3、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4、大宛闻漠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张骞传)

5、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6、子曰:“求,无乃尔是过欤?”(论语•季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