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政策学》第五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 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的分析研究过程是由( )环节组成 A、单一 B、一系列 C、具体 D、法定 2、政策分析模型是对现实的( )再现 A、不完全 B、完全 C、描述 D、预测 3、个人问题要转化为公共问题必须具备( ) A、广泛性 B、多样性 C、复杂性 D、公开性 4、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核心结构是( ) A、各级政府 B、各级人大 C、各级政策研究部门 D、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委 5、政策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 A、政策主张 B、政策倡议 C、政策决定 D、政策诉求 6、在既存的主要目标和假设框架内寻求幅度相当小的、短期的解决办法是公共政策的( ) A、微小变革 B、中等变革 C、根本变革 D、最终变革 7、系统论的( )认为公共政策应寻求和建立其内部关系的联系,结成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政策的整体功效 A、有序原则 B、结构原则 C、动态原则 D、整体原则 8、德尔菲法是按照一定程序征询( )对有关问题前景的看法 A、专家 B、研究机构 C、社会公众要 D、利益集团 9、在政策方案获得上通过比较和联想构成的全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称为( ) A、机械式方案 B、分析式方案 C、创造性方案 D、应变式方案 10、在政策决定最终作出之后,通过一定方式向公众晓以政策决定的方式是( ) A、政策选择 B、政策决定 C、政策宣示 D、政策诉求 二、多项选择(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未选全者得1分,选错,该题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进行公共政策推行的变革前要了解( ) A、政治文化的承受力 B、在现实环境下的应用潜力 C、研究人员的多少 D、经费 2、建立模型所应列出的相关要素包括( ) A、与环境相关的要素 B、与政策本身相关的要素 C、与信息潜在利用者相关的要素 D、与社会现象相关的要素 3、引起公共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文化变迁 D、地理环境 4、政策问题筛选应遵循( ) A、重要性原则 B、紧迫性原则 C、关联性原则 D、可解决性原则 5、完整政策目标应该包括( ) A、具体内容 B、有效时限 C、实现条件 D、人员配备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政策合法化 2、政策博弈理论 3、政策目标分析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要说明政策方案优选的标准。 2、政策执行的手段有哪些? 五、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公共政策终止的障碍有哪些? 2、如何完善中国公共政策决策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