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第四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设计特别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等都作一个可供用来进行教学实施的行动方案。 A. 教学评价 B. 教学反思 C. 练习方式 D. 教学预期效果 2、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学习情境的设计对( ),提高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A. 复习旧知识 B.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C. 吸引学生的注意 D. 提高教师威信 3、为了实现实际问题数学化、生活化的过程,“数与代数”的教学必将强调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 ),使学生体会用数和符号表示及交流的作用,感受数学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A. 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和活动 B. 学生大量的练习 C. 教师的详细讲解 D. 例题讲解 4、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实施,一定要遵循( )原则,使教学活动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A. 过程性 B. 通俗性 C. 人文性 D. 操作性 5、教学目标要求是知识、能力与( )的有机统一。 A. 思想 B. 艺术 C. 品质 D. 情感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进行教学设计,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 )。 A. 思想品质 B. 学习准备 C. 学习条件 D. 学习心理 2、数学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应贯彻( )设计理念。 A. 数学化 B. 问题化 C. 结构化 D. 复杂化 3、下列( )是“数与代数”教学实施的原则。 A. 过程性 B. 现实性 C. 探索性 D. 学科整合性 4、下列( )是实施现实性原则的策略。 A. 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B. 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的“空间与图形”问题 C.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空间与图形”的规律 D. 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 5、有效的教学课件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 A. 启发性 B. 多彩性 C. 适应性 D. 合理性
三、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打一个“√”,认为错的打一个“×”,不需要改错。) 1、创设真实情境有利于学生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的心理感受,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 ) 2、活动化设计理念,就是要求把小学数学的所有内容都变成活动的形式。( ) 3、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 ) 4、算法多样化是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 5、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源泉。( )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数学化就是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____________,分析研究________________,并加以___________,发现___________的过程。 2、在“数学与代数”领域,最为重要的转变是:“把数学看作是大量概念的记忆与技能的掌握”转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与代数”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感,即运用数和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表达);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数和符号运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课程理念下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实施应该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原则、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以及________原则。 5、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认识,须从中,经过感知、操作,并结合自己的,逐步抽象,进而认识该事物。
五、问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问题化设计理念”? 2、举例说明作为引导者如何启发思考? 3、你是怎么认识“算法多样化”的? 4、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5、举例说明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实施中如何处理“标准图形”与“变式图形”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