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财15春《管理学》在线作业一(随机)
一、单选题【共15道,总分:60分】
1.管理性质的双重属性是:
A.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B. 人类属性与历史属性
C. 自然属性与人类属性
D. 社会属性与历史属性
2.信息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A. 正确
B. 错误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状态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
A. 正确
B. 错误
4.某跨国公司意图扩大其在国外的市场,在开始行动以前,他运用了一些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探索本国和外国企业管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方法是( )
A. 地域理论
B. 相对论
C. 比较管理学
D. 都不是
5.通过管理者授权可以使( )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
A. 所有者
B. 经营者
C. 管理人员
D. 销售人员
6.任人唯贤就是指在配备人员时要出以公心,实事求是的发现人才。( )
A. 正确
B. 错误
7.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 )
A. 正确
B. 错误
8. )既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又是组织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
A. 威信
B. 权力
C. 报酬
D. 管理
9.( )为正确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A. 信息系统
B. 智囊系统
C. 决策系统
D. 分析系统
10.西方组织行为学是不是应该全盘否定( )
A. 是
B. 不是
11.全球战略管理,是指管理主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定面向全球的经营决策的发展战略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
A. 是
B. 不是
12.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是( )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韦伯
D. 梅奥
13.(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A. 统一指挥原则
B. 经济原则
C. 分工协作原则
D. 弹性结构原则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 法约尔
B. 泰罗
C. 韦伯
D. 西蒙
15.组织文化的源泉是组织文化的( )
A. 理论层
B. 制度层
C. 物质层
D. 精神层
二、多选题【共10道,总分:40分】
1.按计划的广度,计划可分为( )
A. 战略计划
B. 作业计划
C. 具体计划
D. 短期计划
E. 长期计划
2.管理中运用强化理论以改造行为的方式一般有( )
A. 积极强化
B. 消极强化
C. 衰减
D. 奖励
E. 惩罚
3.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包括( )
A. 主体
B. 客体
C. 方法
D. 目的
E. 环境
4.多样化成长的实现方式有( )
A. 在企业内部开拓
B. 合并
C. 购买
D. 合资经营
E. 合作
5.德鲁克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 )
A. 重视成果评价
B. 自我控制
C. 强调职工培训
D. 进行评价和奖励
E. 提倡能力主义
6.管理的特征包括( )
A. 目的性
B. 组织性
C. 人本性
D. 创新性
E. 积极性
7.人员配备的程序一般包括( )
A. 人员供求分析
B. 职务分析
C. 招聘
D. 录用
E. 主管人员培训
8.按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可以是( )
A. 目标的提出者
B. 计划者
C. 指挥者和协调者
D. 执行者
E. 组织者
9.职能职权大多由( )来行使。
A. 业务部门负责人
B. 总经理
C. 参谋部门负责人
D. 董事长
E. 股东
10.下列哪些属于社会关系( )
A. 政治关系
B. 法律关系
C. 文化关系
D. 技术关系
E. 职业关系
东财《管理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一、单选题【共15道,总分:60分】
1.使生产要素变成现实生产力的条件是( )
A. 科技
B. 教育
C. 管理
D. 文化
2.是不是当通过控制获得的价值大于所需费用的时候,才实施控制( )
A. 是
B. 不是
3.梅奥通过"接线板小组观察室"试验得出结论,确定了在实际生产中( )的存在
A. 非正式团体
B. 正式团体
4.西方组织行为学是不是应该全盘否定( )
A. 是
B. 不是
5.直线与参谋本质上是一种( )
A. 职位关系
B. 同位关系
C. 职权关系
D. 权力关系
6.( )称规范化决策或重复性决策。
A. 定性决策
B. 静态决策
C. 确定型决策
D. 程序化决策
7.管理层次的多少与( )的大小密切相关。
A. 管理目标
B. 管理内容
C. 管理幅度
D. 管理方式
8.确定目标是计划和管理的首要问题。( )
A. 正确
B. 错误
9.( )是战略决策的核心问题。
A. 战略思想
B. 战略目标
C. 战略重点
D. 战略阶段
10.控制的目的就是使可能性空间尽可能( )
A. 扩大
B. 缩小
11.通过管理者授权可以使( )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
A. 所有者
B. 经营者
C. 管理人员
D. 销售人员
12.决策付出代价的大小是决定( )的主要因素。
A. 职权范围
B. 分权程度
C. 分权形式
D. 管理程度
13.采取控制措施的基础是( )
A. 采取控制措施
B. 设置监测机构
C. 发现偏差
D. 控制过程的反馈
14.掌握组织员工提拔和调动的情况是为了保证工作和职务的连续性。( )
A. 正确
B. 错误
15.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 )首先提出来的。
A. 梅约
B. 德鲁克
C. 康德
D. 霍桑
二、多选题【共10道,总分:40分】
1.多样化成长的实现方式有( )
A. 在企业内部开拓
B. 合并
C. 购买
D. 合资经营
E. 合作
2.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一般包括( )
A. 确定组织目标
B. 确定业务内容
C. 确定组织结构
D. 配备职务人员
E. 规定职责权限
3.组织工作原则包括( )
A. 统一指挥原则
B. 弹性结构原则
C.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D. 权责一致原则
E. 经济原则
4.管理的特征包括( )
A. 目的性
B. 组织性
C. 人本性
D. 创新性
E. 积极性
5.精简的作用有( )
A. 机构精简能够缩短信息传递的距离
B. 防止因中间环节增多而造成命令失真的现象
C. 人员精简则是实现任务和责任到人的前提
D. 有效避免相互推诿和扯皮现象
E. 提高工作效率
6.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包括( )
A. 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
B. 奖励组织期望
C. 激励时要因人制宜
D. 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
E. 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
7.人员配备的程序一般包括( )
A. 人员供求分析
B. 职务分析
C. 招聘
D. 录用
E. 主管人员培训
8.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 )
A. 组织
B. 协调
C. 控制
D. 指挥
E. 实行计划
9.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包括( )
A. 自发性
B. 不稳定性
C. 强制性
D. 内聚性
E. 领袖人物作用大
10.下列哪些属于企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
A. 烟尘污染
B. 噪音污染
C. 垄断经营
D. 录用女工
E. 产品更新快
东财《管理学》在线作业三(随机)
一、单选题【共15道,总分:60分】
1.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 )
A. 正确
B. 错误
2.( )称规范化决策或重复性决策。
A. 定性决策
B. 静态决策
C. 确定型决策
D. 程序化决策
3.是不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出高成就需要的人( )
A. 是
B. 不是
4.战略联盟是合作的主要形式。( )
A. 不是
B. 是
5.建立组织机构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
A. 正确
B. 错误
6.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 法约尔
B. 泰罗
C. 韦伯
D. 西蒙
7.领导工作类似于( )
A. 领头羊
B. 航标
C. 灯塔
D. 指南针
8.决策付出代价的大小是决定( )的主要因素。
A. 职权范围
B. 分权程度
C. 分权形式
D. 管理程度
9.进行组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 )
A. 业务内容
B. 组织目标
C. 组织结构
D. 组织规模
10. )是把组织各方面工作纳入到统一计划中
A. 计划
B. 控制
C. 预算
D. 预测
11.管理性质的双重属性是:
A.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B. 人类属性与历史属性
C. 自然属性与人类属性
D. 社会属性与历史属性
12.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 )首先提出来的。
A. 梅约
B. 德鲁克
C. 康德
D. 霍桑
13.后向一体化是指生产企业与供应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确保原材料的供应。( )
A. 是
B. 不是
14.需要层次论是由( )提出来的
A. 泰罗
B. 马斯洛
C. 麦格雷戈
D. 薛恩
15.计划是控制的基础( )
A. 正确
B. 错误
二、多选题【共10道,总分:40分】
1.直式结构的特点为( )
A. 管理严密
B. 分工细致明确
C. 上下级易于协调
D. 管理松散
E. 分工不明
2.确立目标时要注意( )
A. 目标要有明确的科学指标和价值
B. 选择适当的目标时间
C. 选择市场热门的目标市场
D. 确立目标的内容和顺序
3.按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可以是( )
A. 目标的提出者
B. 计划者
C. 指挥者和协调者
D. 执行者
E. 组织者
4.霍桑试验包括( )
A. 工场照明试验
B. 谈话研究
C.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D. 观察研究
5.在确定目标的具体问题上,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A. 统一性
B. 系统性
C. 预见性
D. 应变性
E. 科学性
6.所谓目标的协调一致,就是指各目标之间( )
A. 区分轻重缓急,确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B. 不能互相矛盾、互相脱节
C. 注意系统优化
D. 合理地分配组织的资源
7.对组织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 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
B. 男性化与女性化
C. 首创精神
D. 防止不确定性的程度
E.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8.双因素论的研究对象是( )
A. 目标
B. 诱因
C. 需要
D. 动机
E. 环境
9.评价备择方案时应注意的方面有( )
A. 要用总体的效益观点来衡量方案
B. 预测结果与原有目标在有形和无形方面比较
C. 注意方案的实效性
D. 注意发现每一个方案的制约因素或隐患
10.精简的作用有( )
A. 机构精简能够缩短信息传递的距离
B. 防止因中间环节增多而造成命令失真的现象
C. 人员精简则是实现任务和责任到人的前提
D. 有效避免相互推诿和扯皮现象
E. 提高工作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