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 工程水文学辅导资料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0 23: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程水文学辅导资料二
主    题:第二章 流域径流形成过程(一、二、三节)
学习时间:2014年10月6日—10月12日
内    容
这周我们将学习本门课程内容的第二章一、二、三节。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加深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
1. 概述
2. 河流、流域的基本特征
3. 降水的相关因素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1. 径流
降雨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处流动的水流。
地面径流(地表径流):沿着地面流动的水流;
地下径流:沿着土壤、岩石孔隙流动的水流;
河川径流:水流汇集到河流后,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河道流动的水流;
径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下渗、蒸发。
2. 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原理: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任一区域、任一时段输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
水量平衡原理是水文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水量平衡法是分析研究水文现象,建立水文要素之间定性或定量关系,了解其时空变化规律等主要方法之一。
(二)河流、流域的基本特征
(1)河流形成和分段
河源:河流的发源地,多为泉水、溪涧、冰川、湖泊或沼泽等。
上游: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坡陡流急,河谷下切强烈,常有急滩或瀑布。
中游:河段坡度渐缓,河槽变宽,两岸常有滩地,河床较稳定。
下游:河流最下段,一般处平原区,河槽宽阔,淤积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
河口:河流注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地段,因流速骤减,泥沙大量淤积,往往形成三角洲。
河流分类:
①外流河
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黄河等。
②内流河(内陆河)
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中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或内陆河,如新疆的塔里木河和青海的格尔木河等。
(2)河流基本特征
河流长度 L(km):简称河长,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长度,在地形图上量出。
河流横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横断面,简称断面。断面内通过水流的部分称为过水断面,其面积称为过水断面面积,单位m2。
河流纵断面: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称中泓线,沿中泓线的断面称为河流的纵断面。河流纵断能反映河床的沿程变化。
(3)水系(河系或河网)
河流的溪涧、小沟、支流、干流和湖泊等构成的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河系或河网
干流:直接流入海洋或湖泊的河流;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
河流分级规则(斯特拉勒河流分级法)
直接发源于河源的小河流称为一级河流;
同级河流汇合成更高一级的河流;
不同级别的河流汇合,河流级别取其中最高的。
(4)基本概念
河流某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的流域。
流域的周界称为分水线。
地面分水线闭合且与地下分水线重合的流域称为闭合流域。
流域是相对于某一出口断面而言的,当不指明断面时,流域即指河口断面以上区域。
(5)流域基本特征
流域面积F(km2)
流域分水线包围的区域的平面投影面积。在地形图上定出流域分水线,然后量出它所包围的面积。如图1:流域面积示意图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图1:流域面积示意图
河网密度:单位面积河流总长度称为河网密度,表示一个地区河网的疏密程度。 如图2:河网密度示意图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图2:河网密度示意图
流域平均高度H(m)与平均坡度J
将流域划分成100以上的正方格,定出每个方格交叉点上的高程及坡度,这些格点的高程和坡度的平均值为流域平均高度和平均坡度。
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物被覆、土壤特性,地质构造,沼泽及湖泊情况等,都是与流域水文特性密切有关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降水的相关因素
降水(Precipitation):是指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天空下降至地面而成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的现象。降水是气象要素之一,也是水循环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降水的形态:雨、雪、霰、雹、露、霜等,以雨、雪为主。
(1)降水基本要素:
降雨量: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用降落在地面相应的水深表示,单位,毫米(mm)。
降雨历时:降水持续的时间 称为降水历时,单位min、h或d
降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雨强度或雨率,mm/min或mm/h;等级划分:依据24h降雨总量,降雨强度分级:暴雨、大雨、中雨、小雨、无雨。
降雨面积:降水笼罩的面积,单位km2
暴雨中心:暴雨量最大的点或局部区域,称为暴雨中心。
降水是发生在对流层内的自然现象。
(2)对流层的三个特征: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气流的对流运动。从地面获取能量;对流的强弱与纬度与季节有关。
对流层中的温度、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主要影响因素:气温、气压、风、湿度、云、蒸发
三、相关例题
(一)   简答题
1.简述地形雨发生的条件与特点。
【参考答案】:
地形雨发生的条件:暖湿空气在运移过程中,因受地形(如山脉等)影响而被迫抬升而由气温降低而形成降雨。
地形雨的特点:①因气流(空气)的湿度、温度、抬升速度及地形特点的差异而不同。②地形作用一般使山的迎风面的降水量大,而背风面降水量减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