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业] 东师13秋《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8 08: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师《古代汉语(1)》2013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各句中的“莫”字,哪一个不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A. 群臣莫对。
B.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D.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满分:3分
2.“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的“焉”字的词性是
A. 语气词
B. 代词
C. 兼词
D. 词尾
满分:3分
3.“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焉”的词性是
A. 语气词
B. 代词
C. 兼词
D. 词尾
满分:3分
4.“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中“所”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 代词,代地方
B. 代词,代方式
C. 名词,处所
D. 数词,左右
满分:3分
5.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下列哪组属于会意
A. 牛、瓜、象、羊
B. 本、甘、末、亦
C. 步、寒、从、伐
D. 青、布、江、宠
满分:3分
6.“歌 、謌”的 关系是
A. 繁简字
B. 古今字
C. 通假字
D. 异体字
满分:3分
7.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A. 段玉裁
B. 许慎
C. 班固
D. 戴震
满分:3分
8.“歌、謌”的 关系是
A. 繁简字
B. 古今字
C. 通假字
D. 异体字
满分:3分
9.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亦、要、下”属于
A. 指事
B. 形声
C. 象形
D. 会意
满分:3分
10.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 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
A. 意动用法
B. 对动用法
C. 为动用法
D. 使动用法
满分:3分
11.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
A. 会意字范畴
B. 象形字范畴
C. 今文字范畴
D. 古文字范畴
满分:3分
12.甲骨文从出土地点来看,还称作
A. 殷虚文字
B. 贞卜文字
C. 龟甲兽骨文字
D. 甲骨卜辞
满分:3分
13.“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中“药” 的特殊用法是 .
A. 名词用作动词
B. 名词的意动用法
C. 动词的使动用法
D. 名词做状语
满分:3分
14.下列各组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是
A. 象 末 牧 店
B. 鱼 本 盂 步
C. 人 上 逐 牢
D. 刀 刃 亦 泪
满分:3分
15.“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中的“城”的文中义是
A. 城市
B. 城都
C. 城墙
D. 城堡
满分:3分
16.几个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A. 古今字
B. 异体字
C. 通假字
D. 繁简字
满分:3分
17.“赦之,以劝事君者”中的“劝”的文中义是
A. 规劝
B. 鼓励
C. 说服
D. 进谏
满分:3分
18.许慎对“ 六书 ”中“形声”所下的定义是
A.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B. 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C. 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D.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满分:3分
19.谓语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的句子是
A. 被动句
B. 主动句
C. 判断句
D. 省略句
满分:3分
20.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
A. 象意
B. 指示
C. 谐声
D. 转注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用“ 六书 ”理论分析汉字结构 ,下列各字属于会意的是
A. 既
B. 即
C. 休
D. 亦
满分:2分
2.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它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A. 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
B. 异体字繁多
C. 偏旁不固定
D. 书写自由灵活
满分:2分
3.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相同的是
A.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B. 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C. 射其右,毙于车中
D.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满分:2分
4.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的类型有
A. “于” 字式
B. “为”字式
C. “见”字式
D. “被”字式
满分:2分
5.属于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是
A. “泪、涙”
B. “歌、謌”
C. “啗、啖”
D. “村、邨”
满分:2分
6.“四体二用“ 说中的“四体 ” 除会意、形声外,还有
A. 假借
B. 转注
C. 指事
D. 象形
满分:2分
7.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下列属于形声字的有
A. 更
B. 河
C. 寒
D. 帛
满分:2分
8.下列各句中的“以为”的用法相同的是
A.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B.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满分:2分
9.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 ”说法正确的是
A. “擐”的意思是穿
B. “即”是动词,走向
C. 是被动句
D. 是判断句
满分:2分
10.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 是
A. 疑问代词作宾语
B. 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
C. 介词“以”的宾语
D. 用 “是”、“之”“焉”等.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省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不能补出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主语代表的人物不施行这个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这种用法是使动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先秦文字基本上属于古文字范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请以遗之。” 中“以” 的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是汉朝杜预注,唐朝孔颖达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中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从左右,皆肘之”中的“肘”字是使动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师进,次于陉。”中“次”的文中义是“前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主语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这种用法是使动用法。
东师《古代汉语(1)》2013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舍瑟而作 。”中的“作”的文中义是.
A. 耕作
B. 站起
C. 写作
D. 起义
满分:3分
2.下列句子中 , 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B. 吾道一以贯之
C.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满分:3分
3.“俯噣白粒 ,仰棲茂树 ,鼓翅奋翼 。”中“噣”的文中义是
A. 啄
B. 啃噬
C. 拾取
D. 鸟嘴
满分:3分
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以”的词性是
A. 介词
B. 连词
C. 语气词
D. 副词
满分:3分
5.“千金 ,重币也”是什么句式
A. 叙述句
B. 判断句
C. 被动句
D. 省略句
满分:3分
6.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中的“揭”文中义是
A. 翻开
B. 起义
C. 高举
D. 拿着
满分:3分
7.“纣以为恶 ,醢鬼侯 。”中的“ 醢 ”字的意思是
A. 烹煮
B. 车裂
C. 炮烙
D. 剁成肉酱
满分:3分
8.“人十能之 ,己千之。”中“千”的用法是
A. 形容词用作名词
B. 量词用作形容词
C. 名词用作动词
D. 数词用作动词
满分:3分
9.《论语》通行的注本《论语注疏》,它的做注者和做疏者分别是
A. 郑玄,孔颖达
B. 杜预,孔颖达
C. 左丘明,刘向
D. 何晏,邢昺
满分:3分
10.《 礼记 》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其中戴圣辑录的是
A. 《小戴礼记》
B. 《大戴礼记》
C. 《周礼》
D. 《仪礼》
满分:3分
11.下面的句子中 ,属兼语句的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C. 人十能之,己千之。
D.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满分:3分
1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里“过 ”字的文中义是
A. 经过
B. 超过
C. 错过
D. 拜访
满分:3分
13.下列句子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 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满分:3分
1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中“ 既 ”的词性和意义是
A. 动词,结束
B. 形容词,原来的
C. 副词,已经
D. 动词,接近
满分:3分
15.《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它分为东周、西周 、秦 、齐等多少国,共多少篇
A. 10,23
B. 11,32
C. 12,33
D. 13,42
满分:3分
16.“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
A. 羊圈
B. 监牢
C. 牢固
D. 慰劳
满分:3分
17.“异乎三子者之撰。”中“撰”的文中义是
A. 才干
B. 观点
C. 撰写
D. 著作
满分:3分
18.在“有子问于曾子曰:‘ 问丧于夫子乎? ’”里,“ 丧 ”可理解为
A. 丢官
B. 丧事
C. 走失
D. 逃跑
满分:3分
19.“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中“逮”的文中义是
A. 逮捕
B. 赶上
C. 补救
D. 追悔
满分:3分
2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里“庠”的文中义是
A. 羊圈
B. 市场
C. 学校
D. 宗庙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有介词“ 以 ”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 吾道一以贯之。
D. 纣以为恶,醢鬼侯。
满分:2分
2.下列句子 , 属于名词性结构做谓语的判断句的是
A. 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B. 百乘,显使也。
C. 千金,重币也。
D.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满分:2分
3.对 《 礼记 》 一书,叙述正确的是
A.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B. 《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C. 戴德辑录了《小戴礼记》,戴圣辑录了《大戴礼记》。
D. 《礼记》即《小戴礼记》。
满分:2分
4.下列各句中,“是”字词性是指示代词的是
A.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B.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C.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D. 是非君子之道也。
满分:2分
5.下边句子中的“乎”字不是介词的有
A. 飞翔乎天地之间。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
D. 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满分:2分
6.汉初所传的《论语 》有几种本子,分别是
A. 齐论
B. 古论
C. 鲁论
D. 秦论
满分:2分
7.下列各句中 ,有介词“ 以 ”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 吾道一以贯之。
D. 纣以为恶,醢鬼侯。
满分:2分
8.关于“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说法正确的是.
A. “夫子”是句子的主语
B. “疾”是“痛恨”的意思
C. 第二个“夫”是指示代词。
D. 句子中的“之”两个都是代词。
满分:2分
9.下列各句中“ 夫 ”字是指示代词的是
A.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满分:2分
10.下面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有
A. 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 百乘,显使也。
C. 愿受一廛而为氓。
D.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富润屋,德润身。”中“润”是使动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中“耆”通“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弃甲曳兵而走”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的“ 走 ” 的意思是行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中的“殊”是副词,很、非常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中“改辟”译为再开辟,“ 改聚 ”译为再聚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中“ 踵 ”是名词用作动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今之从政者殆而!”与“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中的两个“殆”字词义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的文中义是“成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中的“殊”是副词,很、非常的意思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 通“斑”,花白的意思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