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大学13秋学期《矿山地质Ⅲ》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
储量不包括()。
A.可采储量(111);B.基础储量(111b);C.预可采储量(121);D.预可采储量(122)。
A.
B.
C.
D.
满分:5分
2.
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煤层相邻等高线的间距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比例尺大小;B.煤层倾角;C.等高线距;D.与上述三者都有关。
A.
B.
C.
D.
满分:5分
3.
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矿物成分;B.岩石结构;C.岩石构造;D.岩石颜色。
A.
B.
C.
D.
满分:5分
4.
地质构造基本形式包括()。
A.褶皱构造、断裂构造;B.褶曲、断层;
C.岩溶陷落柱;D.岩浆侵入体。
A.
B.
C.
D.
满分:5分
5.
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
A.化学成分不同;B.矿物成分不同;C.岩石结构、构造不同;D.色率和比重不同
A.
B.
C.
D.
满分:5分
6.
引起矿井热害的主导因素是( )。
A.煤岩层氧化热;B.煤层自燃热;C.机电设备运行热;D.地热。
A.
B.
C.
D.
满分:5分
7.
下列哪一种地质因素不是煤厚原生变化的影响因素()
A.地壳不均匀沉降;B.沼泽古地形影响;C.河流同生冲蚀;D.岩浆侵入煤层。
A.
B.
C.
D.
满分:5分
8.
宏观煤岩类型分为()。
A.丝炭、镜煤、光亮型煤、暗淡型煤四种;B.镜煤、丝炭、亮煤、暗煤四种;
C.光亮型、半亮型、半暗型和暗淡型四种;D.大块亮煤和大块暗煤。
A.
B.
C.
D.
满分:5分
9.
若在掘进石门过程中,发现地层重复出现,则一定存在()。
A.断层;B.褶曲;C.褶曲和断层;D.褶曲或断层。
A.
B.
C.
D.
满分:5分
10.
节理的存在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
A.只影响开采效率;B.只影响顶板管理方法;C.只影响工作面布置;D.以上说法均不对。
A.
B.
C.
D.
满分:5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
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急剧升降变化,因而形成了多层溶洞。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可采储量(111)是勘查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机械风化作用几乎不引起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地震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P波和S波的震幅计算出来。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7.一般说时代越老的地层其变形程度越强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8.地壳可以在部分地区局部地上升;同时,在相邻的另一些地区相对下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9.
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10.石英硬度大、颜色浅、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含大量石英碎屑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强。()
13秋学期《矿山地质Ⅲ》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
有关煤层顶板下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煤层的顶板都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B.有的煤层可能没有老顶;
C.有的煤层可能没有伪顶;D.有的煤层可能没有直接顶和老顶。
A.
B.
C.
D.
满分:5分
2.
真正陆生植物最初出现的时代是()。
A.寒武纪;B.奥陶纪;C.志留纪;D.泥盆纪。
A.
B.
C.
D.
满分:5分
3.
煤矿环境监测内容不包括下列哪种( )。
A.空气监测;B.水质监测;C. 生活垃圾监测;D.土质监测。
A.
B.
C.
D.
满分:5分
4.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编码是()。
A.111b;B.121b;C.122b;D.122。
A.
B.
C.
D.
满分:5分
5.
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C.莫霍面;D.古登堡面。
A.
B.
C.
D.
满分:5分
6.
下列哪一种地质因素不是煤厚原生变化的影响因素()
A.地壳不均匀沉降;B.沼泽古地形影响;C.河流同生冲蚀;D.岩浆侵入煤层。
A.
B.
C.
D.
满分:5分
7.
断层的上盘是指()。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D.断层主动一盘 。
A.
B.
C.
D.
满分:5分
8.
在沿着煤层掘进的巷道,突然煤层中断仅见到岩石,其可能原因是什么()
A.有断层存在造成的;B.河流冲蚀的结果;C.岩浆侵入煤层的结果;D.以上原因均有可能。
A.
B.
C.
D.
满分:5分
9.
月球是地球的()。
A.行星;B.卫星;C.恒星;D.彗星。
A.
B.
C.
D.
满分:5分
10.
关于断层和褶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褶曲是脆性变形、断裂塑性变形;B.褶曲和断层都是塑性变形;
C.褶曲和断层都是脆性变形;D.褶曲是塑性是变形、断裂是脆性变形。
A.
B.
C.
D.
满分:5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碳酸盐类矿物在弱酸中比在纯水中易溶解。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宏观煤岩类型可分为:大块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煤。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石英硬度大、颜色浅、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含大量石英碎屑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7.一般说时代越老的地层其变形程度越强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8.基性岩浆侵入体和酸性侵入体相比,前者对煤质影响较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9.丝炭和镜煤在煤层中所占比例较大,可单独分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10.泉不仅在山区和丘陵低洼处普遍分布,在平原区也常见。 ()
13秋学期《矿山地质Ⅲ》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
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是( )。
A.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 B.颗粒的形状; C.胶结物数量; D. A 、B、C 均有影响。
A.
B.
C.
D.
满分:5分
2.
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
A.石英;B.白云母;C.辉石;D.钠长石。
A.
B.
C.
D.
满分:5分
3.
节理的存在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
A.只影响开采效率;B.只影响顶板管理方法;C.只影响工作面布置;D.以上说法均不对。
A.
B.
C.
D.
满分:5分
4.
紧邻大陆的浅海海底称()。
A.大陆架;B.大陆坡;C.大陆基;D.大洋盆地。
A.
B.
C.
D.
满分:5分
5.
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
A.同化作用;B.熔离分异;C.结晶分异作用;D.混染作用
A.
B.
C.
D.
满分:5分
6.
下列编号哪个代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A.333;B.331;C.334;D.332。
A.
B.
C.
D.
满分:5分
7.
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A.扩张板块边界;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C.活动的俯冲带;D.古老造山带
A.
B.
C.
D.
满分:5分
8.
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A.
B.
C.
D.
满分:5分
9.
真正陆生植物最初出现的时代是()。
A.寒武纪;B.奥陶纪;C.志留纪;D.泥盆纪。
A.
B.
C.
D.
满分:5分
10.
有关煤层顶板下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煤层的顶板都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B.有的煤层可能没有老顶;
C.有的煤层可能没有伪顶;D.有的煤层可能没有直接顶和老顶。
A.
B.
C.
D.
满分:5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如果岩层对称重复出现,则一定存在褶曲构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2.一般内陆型煤系比近海型煤系中的煤层结构复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3.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4.三叶虫是水下底栖固着生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5.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都是独立进行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6.
煤层的稳定性是指煤层形态、厚度、结构和可采性的变化程度。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7.小型褶曲往往引起煤厚发生变化,使生产条件复杂化。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8.节理与断层的主要区别是节理两侧岩体未发生位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9.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变质阶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10.
断裂构造只包括断层,不包括节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