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美学复习课 课程的几个环节: 1、文艺美学的特点和学科归属 2、美学与文学美学的关系 3、艺术的审美经验 4、艺术的审美范畴和分类 5、艺术的定义 6、新视域下的艺术问题 7、艺术与审美教育 文艺美学的特点和学科归属 1、提出的时间和提出的目的 2、它的学科归属 3、哲学家的“美学”对文学艺术提供的至多是“通则”,对文学艺术的地位、价值甚至是拆解性的 4、文艺美学的问题意味着不再是具体门类内部的问题,也不是“纯”美学的问题 5、文艺美学的特点:文艺美学应当是,既立足于文学艺术作为具体的艺术门类中,对其特殊性予以关注,又依赖于美学所提出、划定的基本概念谱系,在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保持张力。 美学与文艺美学 1、美学学科的诞生:1750年、鲍姆加登 2、美学与感性事物、感性维度的关联 3、美学问题的复杂性——各种思想之差异 4、美不是事物的属性 5、美学中的文艺问题和文艺中的美学问题 1)作为美学落脚点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检验美学诸概念的载体。 2)文学艺术是美学提炼自身思想、观念的重要对象。 3)双向互动的关系。 艺术的审美经验 1、审美经验的重要性,是判断美学(文艺美学)现代与否的标志 2、审美经验作为一种独特的“感觉”和经验 1)感性直观与逻辑推理的不同 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对审美活动与科学活动的不同进行了分析。 2)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区别 3、乔治·迪基认为,无利害的审美态度并不重要 艺术的审美范畴和艺术的分类 1、三组概念: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荒诞 2、对比性的定义 3、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4、艺术的分类: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艺术的定义 1、一直到文艺复兴早期,艺术比今天通行的用意要广泛,比如,不只包括美术,还包括手工艺,而且,在许多时候,它与我们今日所说的艺术要有灵感、天才的说法是相对立的 2、从遵循规则到强调革新的转变 3、能否给艺术下一个一劳永逸且令所有人信服的定义? 譬如,用“创造性”为标识,将艺术界定为创造性的作品?又或者,用“虚构性”为标志,将艺术界定为与现实事物相对立的某种产品? 4、许多论者反对艺术定义的可能出于语言哲学的严密性之考虑;取消定义的同时取消了艺术之恒久性的一些东西,譬如美、韵味、创造性等等 新视域下的艺术问题 1、进入到19、20世纪以来,艺术的处境较之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标志是,新技术革命给艺术带来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现代的、机械的种种便利条件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艺术问题之中,这使得当今的艺术观念和之前较为传统的艺术观念显得有很大的不同。 2、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1)“光晕”的消失:从膜拜到展示 2)可复制性 3)一时一地的固化之松动 4)从不可更改不可移易到加工甚至改造 3、不美的东西成为艺术 艺术与审美教育 1、审美概念的提出——席勒的意义 2、审美教育问题的悠久性:柏拉图与孔子 3、艺术发挥作用的方式 1)想象性:借助具象的、意象的方式,诉诸人们的想象 2)间接性 3)潜移默化性 4、审美教育关乎着“人如何成为完善的人”,关乎了人如何通过审美教育实现人的解放。 题型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 三、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