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5 08: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六章至第十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         还原糖:
2.         酸:
3. 粗脂肪
4.pH值:
5. 除铅剂:
6. 双糖:
7. 粗蛋白:
8. 淀粉:
9. 总酸度:
10.单脂: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样品中的矿物质就是样品被灰化以后的灰烬部分()
2.用EDTA法来测定微量元素时,溶液的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大。()
3.酸度计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预热。()
4.对同一溶液,酸度计的示数不会因为溶液的温度不同而有所改变。()
5.酸度计在不使用时,玻璃电极可以不浸泡在水中。()
6.采集的样品可以是不同批次的。()
7.样品一般一式两份,供检验、复验、备查,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8.样品处理时有机物破坏法主要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9.样品中的矿物质就是样品被灰化以后的灰烬部分()
10.EDTA滴定法测定钙含量加入KCN为了消除锌、铁、铜、铝、镍等金属离子的干扰,加柠檬酸钠防止钙和磷形成磷酸钙沉淀。()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食品中的总酸度的测定方法有:                 ; 一般用     来测定食品中的pH值。
2、巴布科克法适合于测定       中的脂肪含量,操作中加入硫酸的作用是    ,热水和离心的作用是   
3、紫外吸收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原理是,由于蛋白质中      的存在,使其在280nm处有强烈的吸收。
4.化学法测定食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时,预处理时常使用澄清剂,其必须具备:         ;       
5.       适合于结合脂类含量的样品中脂肪的提取。
6.在定氮瓶中加入玻璃珠数粒是为了     
7.测定食品中脂肪时所使用的经典方法为      ;常用的抽提剂为         ,其中,前者由于       ,所以样品必须       ;另外加入海沙的作用是       ,加入无水硫酸钠作用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测定食品中脂肪时常用溶剂提取法,如何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提取剂?
2. 试介绍砷斑法测定豆粉中砷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试介绍测定牛乳中发酵酸度的原理和方法?
4. 凯氏定氮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五、计算:(每题10分,共计10分
有一淀粉样品,现要测其淀粉含量,具体操作如下,准确称取样品3.2098g,置于铺有折叠好滤纸的漏斗中,现用50ml乙醚分3次洗涤以除去脂肪。再用约100ml85%的乙醇分次洗去可溶性糖类。用50ml水将残渣移至250ml烧杯中,加10mlHCL(1:1),装上回流装置,在沸水浴上回流1h,冷却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20%的NaOH滴定至中和,将溶液移入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过滤,滤液供使用。消耗14.28ml样液,试计算样品中淀粉的含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