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 08: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文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最初社团是           、太阳社和            。  
2、1936年,革命文学阵营内部展开了“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是“            ”和“                           ”。
3、著名的左联五烈士是柔石、         、            、李伟森、冯铿。
4、        年1月,                的倡导,是左翼文学运动的最初发端。
5、茅盾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和《       》,都写于创作《子夜》的同一年,描写的都是———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后的动乱生活。
6、“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作家            十分熟悉都是的中流社会和下层市民的生活,其代表作《               》曾引发了关于抗战文学要不要暴露的论争。
7、后期新月社时期的徐志摩由“单纯的信仰”转入“颓废的怀疑”,这由后期诗集《           》和《             》可以看出。
8、林语堂在30年代创办《论语》等刊物,主张小品文的创作“以        为中心,以         为格调”,引起左翼文坛的批评。
9、夏衍表现上海小市民生活的话剧作品是《                  》,在同一舞台空间内同时展开五家人家的悲喜剧,充分显示出其                   的戏剧艺术风格。
10、勾画“个”与“类”统一的类型形象是鲁迅杂文基本的艺术手段,如《                 》的“丧家犬”,《             》的“二丑”,《上海文艺之一瞥》的“失去了野性的狗”等。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反映30年代“丰收成灾”畸形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有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叶紫的《丰收》等。
(  )2、左联诗人较著名的是殷夫,他的诗集有《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
(  )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在30年代。
(  )4、《故事新编》收录的主要是鲁迅作于30年代的小说。
(  )5、新月派的理论干将是林语堂。
(  )6、茅盾的《蚀》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按照发表顺序依次是《动摇》、《幻灭》、《追求》。
(  )7、三十年代的“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和“无产阶级戏剧”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  )8、在三十年代初中期杂文大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师法鲁迅的青年杂文家,代表如唐弢、徐懋庸、瞿秋白等。
(  )9、夏衍的《包身工》被公认为早期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  )10、巴金的《家》、《春》、《秋》描写了封建大家庭中青年男女情感的悲欢离合,合称为“爱情三部曲”。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汉园三诗人”
2、中国诗歌会
3、东北作家群
4、骆驼祥子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有人说曹禺《雷雨》中的蘩漪是个可怜的女人,也有人说她是一个可恨的女人,请结合剧本对该人物形象做出合理的分析。
2、相对于30年代的《激流三部曲》,巴金40年代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