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刑法学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9 1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刑法学》第十至第十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特殊预防是指(    )
A、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B、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过去所犯的那种罪
C、特殊形式的一般预防      D、预防犯罪分子向其他人传授犯罪方法
2、被判处管制,判决执行前先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    )。
A、1日        B、2日       C、3日       D、不折抵
3、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     B、社会危害性极大    C、罪行极严重       D、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4、(    )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1998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服刑所在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刑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为同监狱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的一只眼睛打瞎。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 以无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    D、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5、(    )某甲因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10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执行应如何确定?
A、期限应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管制刑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B、期限应为10个月,从管制刑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C、期限应为10个月,和管制刑同时执行
D、.期限应为1年以上5年以下,和管制刑同时开始执行
6、(    )被判处罚金,同时承担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若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则:
A、执行罚金,不予民事赔偿                           B、罚金和民事赔偿各一半
C、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待被执行人有能力时再支付     D、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7、(    )某甲因走私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在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应当如何处理?
A、一律不偿还                      B、只偿还立案以前的正当债务
C、只偿还查封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D、经债权人请求,只偿还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8、(    )刘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在服刑过程中又主动交代曾犯有强奸罪。经公安机关调查确有此事,刘某主动交待其强奸案件的行为:
A、属于坦白      B、以自首论     C、视为自首        D、属于有悔改表现,不是自首
9、(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如何处罚?
A、可以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10、(    )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无期徒刑,或最高重刑为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只执行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这体现了:
A、吸收原则       B、相加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并科原则
11、(    )数罪并罚中“限制加重原则”是指:
A、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              B、重刑吸收轻刑
C、一个行为触犯数罪名,在总和刑期以下处罚
D、在数罪分别宣告的数刑的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并规定刑期最高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12、(    )某甲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在刑罚执行5年后,又发现服刑前还犯有盗窃罪,被判6年,那么刘某还须执行的刑期最高应当是:
A、6年        B、9年       C、14年         D、11年  
13、(    )某甲犯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刑罚执行2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前还犯有盗窃罪,应判10年有期徒刑,则某甲还必须执行的最高刑期最低为:
A、18年       B、20年      C、23年         D、13年
14、(    )被告人某甲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对某甲的处理应该是。
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D、对前罪仍适用缓刑,后罪从重处罚
15、(    )某甲因犯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7年间,某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某甲应如何处理?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16、(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5年以下
C、1年以上10年以下          D、3年以上10年以下
17、(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经过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A、10年        B、15年       C、10年以上15年以下       D、原判刑期的1/2
18、(    )某甲因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被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某甲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某甲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
A、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刑期
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19、(    )王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刑罚执行完毕2年后,因其悔改表现,人民法院裁定将其刑期减为5年有期徒刑,这是对王某的: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减刑        D、改判
20、(    )孙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被判有期徒刑10年,则对他的刑事追诉期限应当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我国刑罚的执行机关有:
A、公安机关       B、监狱       C、法院       D、检察院
2、(          )被告人张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监狱劳动改造期间,司法机关发现张某以前还犯有抢劫罪,又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4年。本案中,哪些刑罚权得到了运用?
A、制刑权       B、求刑权       C、量刑权       D、行刑权
3、(          )罚金的缴纳方式有:
A、一次或分期缴纳    B、强制缴纳    C、随时缴纳    D、减少或免除缴纳
4、(          )依法不得适用死刑的罪犯有: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具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             D、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
5、下列哪些罪犯是属于应当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          )
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B、累犯
C、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6、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          )。
A、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B、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死缓期满后如何处理? (          )
A、死缓期满后立即执行死刑
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若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若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若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或者核准,执行死刑
8、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
A、前后两罪均为故意犯罪
B、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
C、犯罪分子因犯前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D、后罪也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9、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第四年,再次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二年零九个月有期徒刑。人民法院不能对王某适用下列哪些制度?(          )
A、减刑        B、缓刑       C、假释       D、保外就医

10、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          )。
A、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C、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犯和累犯  
D、有自首情节或立功表现
11、我国《刑法》规定的,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包括(          )。
A、判决宣告以后发现“漏罪”的并罚  B、刑满释放以后再次犯罪的并罚
C、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    D、判决宣告以后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
12、假释不适用于下列哪些对象? (          )
A、累犯                         B、因杀人而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的  
C、因持刀抢劫被判无期徒刑的     D、因暴力绑架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
13、撤销缓刑的条件有(          )。
A、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  
B、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C、在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D、以上说法不正确
14、我国《刑法》规定,假释的考验期是(          )。
A、拘役的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结刑期的2倍  B、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C、无期徒刑的考验期为10年               D、无期徒刑的考验期为20年
15、对(          )不得适用假释
A、累犯                            B、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C、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D、暴力性犯罪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2、战时缓刑和一般缓刑的区别
3、假释与缓刑的异同
4、假释与减刑的异同
5、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有哪些?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甲某,男,2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1999年12月刑满释放。
乙某,男,18岁。
2000年4月底,甲某与乙某多次密谋共同实施抢劫,并为此准备了凶器。2000年5月上旬,甲某、乙某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欲抢劫行人财物,但均未遇见行人。2000年6月,甲某和乙某在公安机关例行检查中,因没有身份证和暂住证而受到盘问。经公安人员教育,两人将上述情况如实供述。
试析甲某、乙某有哪些法定的量刑情节?
2、被告人李某于2001年5月10日因贪污公款6000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到2003年5月10日缓刑考验期满,李在缓刑考验期内无任何违法犯罪行为。2004年3月20日上午,李因琐事与邻居张某发生争吵,李将张某打成重伤。问:被告人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
3、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服刑13年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6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王某因抢劫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问:(1)对王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
(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盗窃罪应如何处理?
(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如何处理?
(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