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 机械原理辅导资料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 1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械原理辅导资料五


:第四章 凸轮机构设计

学习时间:2010年11月15日-11月21日


我们这周主要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第四章的后一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凸轮机构组成及分类、特点及应用。

2、掌握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3、掌握反转法的基本原理,学会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各类凸轮廓线的方法。

4、掌握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的方法与步骤。

5、掌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确定的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

l
图解法

l
解析法

图1 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图解法

(一)凸轮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反转法原理:假想给整个机构加一公共角速度 ,则凸轮相对静止不动,而推杆一方面随导轨以 绕凸轮轴心转动,另一方面又沿导轨作预期的往复移动。推杆尖顶在这种复合运动中的运动轨迹即为凸轮轮廓曲线。

(二)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线基本原理

关键:根据推杆运动规律,确定推杆在反转过程中所占据的各位置线中的尖顶位置,即复合运动后的位置。

二、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确定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基圆半径
,偏距
,滚子半径



图2 反转法原理示意图
图3
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示意图

(一)移动滚子盘形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的传力特性

l
压力角
是凸轮给予从动件的正压力方向与推杆速度方向所夹锐角。

l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凸轮设计的重要参数。

l
运动过程中,压力角的大小是变化的。

l
压力角表达式:

l
从受力角度来看,压力角越小,传力特性越好。

l
从结构尺寸角度来看,压力角越大,基圆半径越小,结构越紧凑。

l
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要小于许用压力角,即

l
凸轮机构传力特性受机构尺寸(基圆半径)制约。

l
采用偏置推杆凸轮机构可以提高传力特性,但偏置方向应合适。


图4 凸轮机构压力角示意图
图5 凸轮机构传力特性分析

2、滚子半径的选择

l
滚子尺寸的设计要满足强度和运动特性。

l
从强度要求考虑:滚子半径一般应满足:
。滚子半径越大,接触应力越小,对强度越有利。

l
从运动特性考虑:不能发生运动失真。

图6 运动失真示意图

l
避免失真的条件:

3、基圆半径的确定

l
基圆半径受到三方面的限制:传力特性;结构条件;避免失真。

l
从传力的角度来看,基圆半径越大越好。

l
从机构紧凑的角度来看,基圆半径越小越好。

(二)直动平底推杆凸轮机构

1、失真现象

避免失真的方法:增大
,重新设计凸轮。

2、基圆半径确定

为避免失真,凸轮廓线必须全部为外凸曲线。

3、从动件偏置方向确定

4、平底宽度的确定

为保证平底与凸轮始终接触,必须满足:

l
凸轮廓线必须全部为外凸曲线。

l
平底必须有足够的长度。

三、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步骤:

1、根据实用场合和工作要求,选择凸轮机构的类型。

2、根据工作要求,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3、根据滚子的结构和强度条件,选择滚子半径。

4、根据机构的结构条件,初选凸轮的基圆半径。

5、为保证凸轮机构具有良好的受力状况,确定许用压力角。

6、为保证凸轮机构不产生运动失真和避免凸轮廓线应力集中,确定凸轮实际廓线的许用曲率半径。

图7 计算机辅助设计界面

三、重要考点

问答题:

1.滚子半径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答:

滚子尺寸的设计要满足强度和运动特性。

(1)从强度要求考虑:滚子半径一般应满足:
。滚子半径越大,接触应力越小,对强度越有利。

(2)从运动特性考虑:不能发生运动失真。

(3)避免失真的条件:

2、简述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步骤。

答:

(1)根据实用场合和工作要求,选择凸轮机构的类型。

(2)根据工作要求,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3)根据滚子的结构和强度条件,选择滚子半径。

(4)根据机构的结构条件,初选凸轮的基圆半径。

(5)为保证凸轮机构具有良好的受力状况,确定许用压力角。

(6)为保证凸轮机构不产生运动失真和避免凸轮廓线应力集中,确定凸轮实际廓线的许用曲率半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