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题目: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16000
摘 要
目的
寻找与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更好的指导护理工作,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的产妇866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姆顿抑郁量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产科情况、产后的抑郁症状、应对方式的评定。
结果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15.01%。产妇的情绪控制差、不良的处事表现、分娩前的心理准备不足和分娩知识的掌握不够等社会心理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1)产后抑郁症围产期妇女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产妇常见的精神与心理障碍。
2) 产妇的健康状况影响程度最大,孕期夫妻关系融洽与否次之,其次是分娩时医务人员态度及其丈夫企盼生男孩的程度、分娩发式、家庭收入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影响。
关 键 词:产后抑郁症;病因;爱丁堡产后忧郁调查
论文类型:调研报告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1.3 关键词及定义
1.4 文献回顾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一般资料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步骤
3 研究结果
3.1孕妇焦虑、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3.2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3.3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孕期情绪与EPDS阳性率间关系密切
4.2 相关因素与孕妇情绪
4.2.1 生理因素
4.2.2 心理因素
4.2.3 家庭因素
4.3 产后发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5 推论及建议
5.1 推论
5.2 建议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阵文清,忻剑云,刘利华等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6):421-424.
[2] 冯文,卢晶梅,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48-50.研
[3] 王庆玲,赵秀梅,产后抑郁症临床初探[J],宁夏医学杂志,1997,19(4):204.
[4] 黄仙萍,王国兴,鲁建英等,产后抑郁症的相关问题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4,18(1):109-110.
[5] Adewuya AO,Ola BO,Aloba OO,et al.Impact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on infants’ growth in Nigeria.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8(1-2):191-193.
[6] 段得婉,妇产科身心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207-215.
[7] 蒋心春,戴耀华,产科抑郁与儿童发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5,6(1):1-3
[8] 张欣,屠青,席薇等,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236-238
[9]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6-311.
[10] Cox J L,Holden JM,Sagovsky R.Detection of postnatal depression——development of the 10 item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Br J Psychiat,1987,150:782.
[11] 金燕志,彭涛,王联等产后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中国妇幼保健杂志,1995,10(5):287-288.
[12] 方秀新,宋海英,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107.
[13] 陆竹梅,林文秀,产后抑郁症患者雌孕激素及催乳素变化的研究[J],华夏医学,2006,19(2):188-1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