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业机械管理之我见
——泰顺县
近年来,随着农机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泰顺县农机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通过对全县农机管理队伍、农机操作人员、农机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难题较多,与先进的农机管理模式相比,泰顺县的农机管理工作离规范化、法制化、网络化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为了加强我县农机管理工作,针对当地实际,经过分析泰顺县农机管理工作现状,提出加强农机管理工作的对策,以期提高我县农机管理水平,促进农机安全生产,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泰顺县农业机械管理现状
(一)泰顺县农业机械管理队伍现状
泰顺县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由泰顺县农机管理总站负责,泰顺县农机管理总站(泰顺县农机监理站)现有工作人员15人,内设管理组、监理组、推广组、培训组等四组。泰顺县36个乡镇目前只有25个乡镇拥有26个农机管理人员,11个乡镇没有农机管理人员,而且26个农机管理人员大多在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被聘任为驻村工作指导员,主要精力花在乡镇中心工作上,农机管理工作反倒成了附属。从全县农机管理人员的结构、农机管理网络的设置上看,泰顺县的农机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农机管理队伍不健全,力量还非常薄弱。
(二)泰顺县农业机械管理现状
泰顺县农业机械管理的重点是拖拉机,而在泰顺全县的拖拉机中,外籍拖拉机就占三分之一左右,这给我县的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且全县农机管理队伍力量比较薄弱,农机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甚至存在管理上的空白,亟需加以解决。
二、摸清全县农业机械底子建立台账
(一)对全县的农业机械进行普查,建立台账
对全县的农业机械进行普查,查清各类农业机械的数量、结构、使用状态及分布情况,根据不同的类别建立农机具台账,对重点管理对象拖拉机进行重点监管。对全县的拖拉机,特别是外藉拖拉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将全县所有的拖拉机列入监管对象。目前全县共有农用小型拖拉机414台,农用三轮运输车99辆、农用四轮运输车101辆,小型运输型拖拉机105台、大中型运输型拖拉机107台。
(二)对全县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登记
对全县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普查登记,全面掌握全县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持证、年龄结构、文化程度、驾驶年龄、操作技能等基本情况,便于日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安全生产。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素质
(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思想认识。组织所有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浙江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从思想上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提高安全素质。
(二)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要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不懂安全生产规范的不准上岗。要采取各种形式抓好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科学设置农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内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机型、不同文化层次,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要通过考试、考核进行检查培训效果,对农机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不好的驾驶人要进行再培训再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三)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产
1、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年检年审、田检路查、电视台、电台、明白纸、农村大集、事故图片、永久性标语、上校课、流动宣传车等多样形式,多渠道向机手、农民群众灌输农机法律、法规、事故案例等内容,使安全生产家喻户晓、妇幼皆知。同时,深入到村、学校开展农机安全教育,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机手及其家庭成员都将农机安全牢记心头,从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2、建立“农机安全村”,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在全县农业机械较多的乡镇建立 “农机安全村”。具体做法:一是健全 “农机安全村”活动机构。成立“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通过召开机手大会,用民主推荐、民主选举形式,选举“农机安全协管员”。建立村农机驾驶员协会,通过登记方式,吸收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成为协会“会员”。二是设立宣传教育活动室,并设立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专栏。宣传专栏上张贴《开展“农机安全村”活动倡议书》、《“农机安全村”活动计划》、《“农机安全村”活动目标任务》、《农机安全谚语》、《农机安全文明操作驾驶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以及《农村信息报》等。群众通过阅览宣传栏,可以学习农机安全的政策法规,了解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三是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定期对村民、中小学生、拖拉机驾驶员进行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形成人人守法规,个个讲安全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引起乡村干部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重视,提高机手和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四、建立健全农机管理网络,提高管理能力
(一)建立健全基层农机管理队伍
泰顺县36个乡镇目前只有25个乡镇拥有26个农机管理人员,11个乡镇没有农机管理人员,而且26个农机管理人员大多在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被聘任为驻村工作指导员,主要精力花在乡镇中心工作上,农机管理工作被弱化,这样的管理体制对农机管理工作非常不利,要从安全生产的高度,理顺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工作体制。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农机管理人员在完成乡镇中心工作的同时,必须抓好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对没有农机管理人员的乡镇,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通过岗位兼任,设置农机管理人员,做到每个乡镇都有人管理,只有将基层农机管理网络建立好,才能提高管理能力和效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1、加强学习,提高法律素养,建设一支正规化的农机监理队伍。农机监理队伍承担农机行政执法的职能,其执法水平高低,代表着政府、特别是农机管理部门的形象,因此要高度重视农机监理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工作。要让每一位监理工作人员都熟悉法律条文,掌握执法程序和业务规范,正确、全面理解农机部门的法律权力和责任,进一步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使我们的农机监理人员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掌握有关法律知识,提高农机监理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
2、加强培训,提高农机安全监管队伍素质。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要针对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形势、新变化,围绕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要求,抓好在职在岗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和战斗力,能切实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责。三是要选拔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精神素质、观念素质、作风素质、文化和专业知识素质高,身体健康并能适应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中来,从而使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都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农机管理基础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糸到农机管理工作的成效。多年来农机监理工作基础设施落后,不但影响了农机的执法形象,也影响到农机的执法工作,带来管理上的不规范。要着眼长远发展,积极谋划和组织农机安全生产基本设施配套建设。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大农机安全监管的投入,交通和通讯工具、配备考核检测和事故处理设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形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基础高州建设,健全岗位责任制,实施规范管理,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快速反应能力。
五、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一)加强监理软硬件建设,提高业务管理能力
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是完成监理工作任务的物质保证,是农机监理公正执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快监理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步伐,配备检车设备、事故勘测仪器、数码相机、摄像机、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等设备;改善办公条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加强硬件建设,监理归费应专款专用,重点用于发展监理事业,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其次,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软件建设,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对监理人员的监督、考评、奖惩措施,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全心全意为机手服务;第三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第四,要不断学习公安交警和交通部门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农机部门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外籍农业机械的管理,规范农业机械管理工作
对外籍拖拉机进行专门清查,建立台账,彻底查处外籍拖拉机及其驾驶人无牌无证、不按规定参加检审验、擅自改装改型、违规发牌发证等违法行为。规范外籍拖拉机的管理,促进我县拖拉机安全生产秩序进一步好转,使我县农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规范农业机械管理工作。
(三)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加大依法管机的力度,全面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狠抓源头管理 ,下大力气整治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切实加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牌证管理。一是要以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为切入点,成立专门班子,制定整治方案,建立常规性的安全检查制度,组织精干力量,根据农机作业特点,突出农忙季节、节日期间和群众聚会日(如赶大集)的安全监控,深入田间、场院、农贸市场、乡村道路,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对“黑车非驾”的整治力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二是要狠抓源头管理工作,防线前移,重心下沉,狠抓基层,强化监管。结合农机年度检审和 “农机安全村”的创建活动,与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密切配合,组成农机综合治理小组,深入乡镇、村、户,对“黑车非驾”彻底调查摸底,制订有效机制和措施,使“黑车”入户挂牌,“非驾”培训考证,对反复做工作而不办理牌证者,要按照《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严禁查而不纠,切实提高牌证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强协作,综合治理。根据农机量大、面广、线长、安全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拖拉机及驾驶员专项整治活动。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公安交警、安全监督、交通运管等部门的协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管工作。
(四)加强部门配合,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加强部门的联系和配合,是做好监理工作保证。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要与公安交警、交通、检察、工商等部门保持联系。通过与公安交警联合开展专项整治,与技监、工商联合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只有部门默契配合,创造宽松的农机监理工作环境,才能为农机监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针对农机部门不能上路执法的实际,与公安交警联合开展农用运输车、拖拉机交通安全整治与清理“黑车非驾”的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重点整治无牌无证、人货混载、严重超载、利用农用车、拖拉机搭客、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由县交警大队与农机监理部门实施联合执法,对屡教不改,违章驾驶农用运输车、拖拉机者,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农机安全监理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五)规范年审年检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农业机械的年度检验是监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机械技术状态、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车辆检验要按照《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保证安全设施和技术状态的良好。要规范年审年检制度,扎实搞好年度检审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在充分掌握我县农机发展现状以及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难题的基础上,正视问题与困难,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与途径,争取政府重视,加强部门合作,依靠科学,增加投入,加强自身建设,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法,我县的农机管理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平:《公安联络室在农机监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浙江农村机电,2007年3月9日。
2、王申广:《 加强领导 认真组织 扎实推进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建设》 浙江农村机电,2007年2月10日。
3、 李安富:《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 切实降低农机事故》. 浙江农村机电,2007年3月。
4、 李青山:《行政管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 奥鹏作业答案网 www.ap5u.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