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古代汉语》第3阶段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9 11: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诏令据《切韵》对《切韵》进行了修订。修订本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  )。这是第一部( )性质的韵书。正文共收(  )字,分韵(  ),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序,其中平声(  )、 上声(  )、去声(  )、入声( )。

2、研究上古韵母的材料主要是( )、( )等先秦韵文的用韵, 《说文解字》中的( )以及古书中的异文、注音、声训等。
3、韵的构成条件是:( )、(  )、(  )。

4、词按字数的可以分为:58字以下的词为(  )、59-90字的词为( )、91字以上的词为( )。

5、领字又名(  )、( )、(  )、领调、( )。“领字”用于句子之首,起到领其下文、转折连接、贯通语气的作用,其含义关涉所领各句。

6、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又称(  )或(  )。

7、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  )、(  )及(  )三类。

8、“张”字的读音“zhāng”的韵母是(  )、韵头是(  )、韵腹是(  )、韵尾是(  )。

9、 古代音韵学家根据韵头(中古只有i、u两个韵头)的不同,把韵母分为(  )和 (  )。

10、古汉语里的四声指的是( )、( )、( )、( )。



二、选择题:
1.《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注疏》(《毛诗正义》)为西汉( )传,东汉( )笺,唐( )等正义。
A.马瑞辰;B.孔颖达;C.陈奂;D.郑玄;E.朱熹;F.毛亨

2.《庄子集解》的作者是清人( ),《韩非子集释》的作者是今人( )。
A.梁启雄;B.王先谦;C.陈奇猷;D.王先慎;E.成玄英;F.郭庆藩

3.《四书集注》中《孟子集注》的作者是宋人( )。
A.赵岐;B.孙奭;C.邢昺;D.朱熹;E.焦循;F.杨伯峻

4.中古音指魏晋至唐宋时期的语音,它以隋( )的《切韵》音系为代表;近代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元代( )的《中原音韵》是反映这一时期语音系统的代表作。
A.陈彭年; B.周德清; C.丁度; D.刘渊; E.陆法言 F.王文郁

5.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中提出“古无舌上音”的是( ),提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的是( )。
A.黄侃; B.江永; C.章炳麟(太炎); D.钱大昕; E.王力; F.曾运乾

6.“声训”时常用的古书注解术语有( )和( )。
A.读破; B.之谓; C.谓之; D.之言; E.之为言; F.如字。

7.“谓”和“谓之”都是古书注解术语,使用“谓之”时,被释词总是在它的( ),使用“谓”时,被释词总是在它的( )。
A.前面; B.后面

三、判断题
1、“读曰”和“读如”都可以用来注音。“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而“读如”虽然也可以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但其主要的作用还是注音。( )
2、古人的句读,就是我们现在的标点。两者是一回事。(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
4、“晋国,天下莫强焉。”这句话使用了代称的修辞方法。( )
5、“乘坚驱良逐狡兔。”这句话用的是代称的修辞方法。( )
6、破读字就是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 )
7、郭璞是汉代训诂学家,著有《尔雅注》。( )
8、“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 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
9、古代训诂中把虚词叫做“辞”,或者“词”。( )
10、“之言、之为言”是释义性训诂术语。( )

四、名词解释:
1、旁转
2、三十六字母  
3、反切
4、声训
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五、简答题:
1、韵摄是什么?默写《广韵》16摄。

2、简述音韵学的功用。

3、简述汉语语音演变的分期。

4、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什么?

5、律诗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律式什么?





www.ap5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