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批次网上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C卷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10 题、0 / 20 分 ) 1、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 A、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参考答案 B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 A、根本任务 B、优越性 C、根本目的 D、发展动力 参考答案A
3、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 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参考答案 B
4、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 )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参考答案 B
5、“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的标准 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检验真理的标准 参考答案 C
6、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参考答案 C
7、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 B
8、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中国社会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B、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向着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 D、发生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国家 参考答案 A
9、(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和谐 参考答案 D
1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是( ) A、理论与实际 B、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C、完全不同 D、相同的背景 参考答案 B
二、 判断题 (共 10 题、0 / 20 分 ) 1、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样,都是历史范畴。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4、中国社会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是在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5、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6、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完成过渡。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7、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田园牧歌式的社会。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9、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10、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 三、 多项选择题 (共 10 题、0 / 20 分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A、党的建设 B、统一战线 C、革命根据地 D、武装斗争 参考答案 ABD
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 )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答案 BCD
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三个代表” 参考答案 AC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答案 AD
5、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 ABCD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 ABC
7、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其他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 ABCD 8、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参考答案 ABC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正直诚恳、政治坚定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答案 A,C,D
10、在农村合作化过程中,党和政府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 A、临时农业生产互助组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参考答案 (BCD
四、 辨析题 (共 1 题、0 / 10 分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参考答案 本命题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五、 问答题 (共 2 题、0 / 30 分 )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答案还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丰富内容,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这条总路线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革命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是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是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五是革命的具体步骤。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的指导方针。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