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题目: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同静脉输液途径选择与血管保护的关系
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7578
摘要
目的:比较乳腺癌病人患侧上肢和健侧上肢作为PICC输注化疗药物的不同途径引发静脉炎和水肿的发生率。
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8月间在安徽省肿瘤医院进行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147例,采用抽签方法将她们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乳腺癌患侧上肢作为PICC输注化学治疗药物途径。对照组使用健侧肢体作为PICC导入化学治疗药物途径。比较乳腺癌病人患侧上肢和健侧上肢作为PICC输注化疗药物的不同途径引发静脉炎和水肿的发生率。
结果:经乳腺癌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所造成的静脉炎发生率为16.7%,明显高于健侧组的5.3%(P < 0.05);患侧组上肢的水肿发生率为26.4%,也显著高于健侧的6.7%(P < 0.01);同时,患侧组的上肢静脉炎和水肿严重程度都显著高于健侧组(P < 0.05);较多的患侧组病人不得不提前改用其它化疗途径(P < 0.05)。
结论:为了更好地保护术后乳腺癌患者的血管,应避免使用患侧上肢作为PICC置入的首选途径。
关键词及定义
乳腺癌:乳腺恶性肿瘤。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导管(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里(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化疗:化学药物治疗法。
静脉炎:浅表静脉内膜炎症。
论文类型:类实验性研究。
目录
1 背景及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致谢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杨友群. 基层医院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整体护理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7):351-353.
[2] 陈显春,杨英,宋爽,颜贤惠,王泽惠,王欢. 乳腺癌患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21):601-605.
[3] 沈建英,呼滨. 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5-786.
[4] 陈伟芬,朱华,赵秀英,盖小香,孙喜琴.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同静脉输液途径的选择与血管保护的关系.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02):409-412.
[5] 郭潇. 三向瓣膜式PICC在乳腺癌病人患肢置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护理研究, 2007,21(2):156-158.
[6] 郑青山,孙瑞元,陈志扬. 新药临床非劣性及等效性试验中的例数估计和等效标准.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5):97-102.
[7] Grove JR,Pevec WC. Venous thrombsis related to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J Vasc Interv Radiol,2000,11(7):837-840.
[8] 左文述,徐忠法,刘奇. 现代乳腺肿瘤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86-299.
[9] 兰岚,王红,刘艳华,张润芝. 肿瘤患者PICC置管常见护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2):698-705.
[10] 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 6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11] 汪素萍,邓兵,席曙桂. 两种途径行诺维本化疗局部毒性反应的观察与分析.护士进修杂志. 2005,20(2):174-175.
[12] 黄定凤,严云丽,邓爱萍.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预防诺维本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1(6):965-9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