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科大学入学测试机考 专升本 《管理学基础》 模拟题 |
序号 | 入学测试模拟试题题干内容 | 第一选择项 | 第二选择项 | 第三选择项 | 第四选择项 | 标准答案 |
1 | 决定管理社会属性的是 | A.生产方式 | B.生产力 | C.生产关系 | D.上层建筑 | C |
2 | 预测研究中最活跃的活动是 | A.社会未来预测 | B.技术预测 | C.经济预测 | D.市场预测 | A |
3 | 一般意义上的组织泛指 | A.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结构 | B.各种各样的社团、企事业单位 | C.具有共同目标的团体 | D.具有不同分工协作的单位 | B |
4 | 管理宽度按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和下属间的关系将以 | A.等比级数增加 | B.等比级数减少 | C.几何级数增加 | D.几何级数减少 | C |
5 | 上层主管人员的重要任务是 | A.监督执行 | B.协调执行 | C.监督控制 | D.决策控制 | D |
6 |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是 | A.思想品德因素 | B.气质因素 | C.心理因素 | D.文化素质因素 | C |
7 | 社会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 | A.人们把追求感情当成主要目的 | B.人是最勤奋的 | C.人是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工作的 | D.人是由社会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的 | D |
8 | 最理想的标准是 | A.实物标准 | B.费用标准 | C.资金标准 | D.可考核标准 | D |
9 | 现场控制主要为()所采用的控制方法 | A.基层主管人员 | B.中层主管人员 | C.高层主管人员 | D.非主管人员 | A |
10 | 已为管理学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未能建立起管理理论的阶段是 | A.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 | B.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 C.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 D.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 B |
11 | 改变航道原理是使计划执行过程具有 | A.适应能力 | B.应变能力 | C.协调能力 | D.制订派生计划 | B |
12 | 职能型组织结构的最大缺点是 | A.横向协调差 | B.多头领导 | C.不利于培养上层领导 | D.适用性差 | B |
13 | 有效沟通的要求之一是 | A.沟通速度要快 | B.沟通的人员素质要高 | C.力求表达清楚 | D.沟通的渠道畅通 | C |
14 | 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命令越一致,则领导与被领导双方 | A.对最终结果的责任感就越大 | B.对最终结果的责任感就越小 | C.相互关系就越密切 | D.相互关系就越不协调 | A |
15 | 控制活动应该 |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 B.先于计划工作 |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 C |
16 | 在领导工作中,沟通联络是指 | A.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B.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 | C.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流 | D.上级人员与下级人员的交流 | A |
17 | 巴纳德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 A.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 B.社会合作学派 | C.决策理论学派 | D.管理过程学派 | B |
18 | 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 | A.大型组织 | B.小型组织 | C.需要职能专业化管理的组织 | D.有必要按职能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 | D |
19 | 主管人员是在组织中对他人及其工作负责的 | A.管理人员 | B.技术人员 | C.财务人员 | D.工人 | A |
20 | 主管人员的权力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其 | A.能力 | B.素质 | C.物质基础 | D.自主程度 | D |
21 | 下行沟通是指 | A.组织中的上层领导按指挥系统从上而下的情报沟通 | B.下级的意见、信息向上级反映 | C.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 | D.通过上级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 | A |
22 | 四分图理论把领导行为归纳为 | A.对生产十分关心 | B.对职工十分关心 | C.体制和体谅 | D.积极和消极 | C |
23 | 管理控制与一般控制 | A.基本含义完全相同 | B.基本含义完全不同 | C.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 D.两者之间区别不大 | C |
24 | 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 | A.系统方法 |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C.唯物辩证法 | D.比较分析法 | C |
25 | 计划的效率是指 | A.踪制计划要快 | B.计划的预期目标保证实现 | C.投入与产出比例高 | D.计划指标既先进又可行 | C |
26 | 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 A.制定目标 | B.制定方案 | C.做出决策 | D.选择方案 | C |
27 | 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 | A.边际分析法 | B.主观决策法 | C.科学决策法 | D.计量决策法 | D |
28 | 篮子计划是由下列哪个国家的一些培训中心实行的一种培训方法 | A.美国 | B.英国 | C.日本 | D.德国 | D |
29 | 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越是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沟通联络,整个组织就越会成为—个真正的整体,这是指 | A.目标协调原理 | B.激励原理 | C.沟通联络原理 | D.命令一致原理 | C |
30 | 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 A.期望理论、强化理论 | B.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求理论 | C.x理论、Y理 | D.超Y理论、公平理论 | B |
31 | 直接控制的原则是 | A.主管人员及下属的质量越高,就越不需要进行间接控制 | B.主管人员及下属的质量越差,就越需要进行直接控制 | C.主管人员及下属的质量越高,就越不需要进行直接控制 | D.主管人员及下属的质量越差,就越需要进行间接控制 | A |
32 | 不管采用哪种控制方法和技术,都必须有一个保障系统,这个系统是 | A.生产经营指挥系统 | B.管理信息系统 | C.研究开发系统 | D.信息传递系统 | B |
33 | 管理是生产过程固定有的属性,是指 | A.管理的目的性 | B.管理的必要性 | C.管理的科学性 | D.管理的民主性 | B |
34 | 决定学习、研究管理学必要性的是 | A.管理的自然性 | B.管理的社会性 | C.管理的重要性 | D.管理的历史性 | C |
35 | 长期预测常用的方法是 | A.时间序列法 | B.因果关系法 | C.外推法 | D.直观法 | B |
36 | 管理学应属于 | A.社会科学 | B.边缘科学 | C.经济学 | D.自然科学 | B |
37 | 领导连续流的倡导者们认为一个适宜的领导方法取决于 | A.领导人的素质 | B.群众的水平 | C.环境和个性 | D.男性或女性 | C |
38 | 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管理的其它四个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一个 | A.完全封闭的系统 | B.完全开放的系统 | C.相对封闭的系统 | D.自动控制系统 | C |
39 | 按纠正措施的环节划分的三种类型,其中作为控制工作基础的是 | A.直接控制 | B.反馈控制 | C.前馈控制 | D.现场控制 | D |
40 | 图表系统法(即甘特图)这种控制方法的最主要进步,是体现了 | A.时间滞后原理 | B.控制关键点原理 | C.综合平衡原理 | D.反馈原理 | B |
41 | 木桶原理是下列哪一原理的形象说法 | A.限定因素原理 | B.许诺原理 | C.灵活性原理 | D.改变航道原理 | A |
42 | 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确定管理幅度的一种方法是 | A.上下级关系理论 | B.格拉丘纳斯法 | C.变量依据法 | D.分权法 | C |
43 | “用奖赏兼某些恐吓及处罚的方法去鼓励下属;允许一些自下而上传递的信息;向下属征求一些想法与意见,并允许把某些决策权授予下属,但加以严格的政策控制”,是指下列哪种管理方法 | A.利用——命令式方法 | B.温和命令式方法 | C.商议式方法 | D.集体参与式方法 | C |
44 | 提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要素的管理学家是 | A.泰罗 | B.巴纳德 | C.孔茨 | D.法约尔 | D |
45 | 中、短期预测常用的方法是 | A.因果关系 | B.直观法 | C.时间序列法 | D.回归分析法 | D |
46 | 工作丰富化是指体现工作中的是一种更高的 | A.期望值 | B.热情 | C.挑战性和成就感 | D.纪律性 | C |
47 | 有效的控制工作,能够为主管人员提供 | A.有用的信息 | B.科学的管理方法 | C.实现计划的措施 | D.先进合理的标准 | A |
48 | 越是组织的上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 A.战略的、常规的、肯定的 | B.战术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 C.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 D.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 | C |
49 | 不是人员配备工作原理 | A.责权一致 | B.用人之长 | C.公开竞争 | D.不断培养 | A |
50 | 指导与领导工作中的沟通主要是指的是 | A.机与机的沟通 | B.人与人的沟通 | C.人与物的沟通 | D.人与机的沟通 | B |
51 |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提出的 | A.梅奥 | B.赫茨伯格 | C.马斯洛 | D.泰罗 | C |
52 | 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 | A.管理的目的性 | B.管理的必要性 | C.管理的科学性 | D.管理的民主性 | B |
53 | 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 B.处理好人际关系 | C.组织 | D.控制 | B |
54 | 科学管理之父是 | A.泰罗 | B.法约尔 | C.梅奥 | D.韦伯 | A |
55 |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 | A.经济人 | B.社会人 | C.复杂人 | D.自我实现人 | B |
56 | 群体行为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是 | A.法约尔 | B.泰罗 | C.梅奥 | D.巴纳德 | C |
57 |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是指 | A.管理过程学派 | B.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 C.案例学派 | D.决策理论学派 | C |
58 | 在决策时有一定自由处置权指的是 | A.规则 | B.政策 | C.程序 | D.标准 | B |
59 | 按具体情况采取或不采取某个特殊的行动指的是 | A.政策 | B.程序 | C.规则 | D.规划 | C |
60 | 许诺原理中,许诺、所需时间和实现目标可能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大、长、大 | B.大、长、小 | C.大、短、小 | D.小、长、小 | B |
61 | 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目标管理出现于 | A.日本 | B.中国 | C.美国 | D.英国 | C |
62 | 较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 | A.梅奥 | B.泰罗 | C.吉尔布雷斯 | D.德鲁克 | D |
63 | 计划工作中的()原理强调抓住关键问题 | A.许诺原理 | B.限定因素原理 | C.灵活性原理 | D.改变航道原理 | B |
64 | 时间系列分析法属于 | A.外推法 | B.因果法 | C.回归法 | D.直观法 | A |
65 | 我国习惯上称之为“专家预测法”的是 | A.因果法 | B.直观法 | C.德尔菲法 | D.头脑风暴法 | C |
66 | ()是管理的基础 | A.人员配备 | B.领导 | C.决策 | D.控制 | C |
67 | 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 | A.大型组织 | B.小型组织 | C.需要职能专业化管理的组织 | D.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 | D |
68 |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 A.结构复杂 | B.多头指挥 | C.职责权限不清 | D.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D |
69 | 采用“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是 | A.直线型 | B.职能型 | C.事业部制 | D.矩阵型 | C |
70 | 组织中主管人员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是组织工作中()的内容 | A.目标统一原理 | B.责权一致原理 | C.管理宽度原理 | D.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 | C |
71 | 容易导致“隧道视野”的部门划分方法是按()来划分的 | A.产品 | B.地区 | C.职能 | D.对象 | C |
72 | 部门划分主要是解决组织的 | A.纵向结构问题 | B.横向结构问题 | C.纵向协调问题 | D.横向协调问题 | B |
73 | 按()来划分部门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划分方法 | A.产品 | B.地区 | C.职能 | D.时间 | C |
74 | 一般说来,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常常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权的情况来确定 | A.领导 | B.决策 | C.计划 | D.组织 | B |
75 | 人员配备要求采取 | A.封闭的系统方法 | B.半封闭的系统方法 | C.半开放的系统方法 | D.开放的系统方法 | D |
76 | “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主管人员的方法越是完善,主管人员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是人员配备工作的()原理 | A.用人之长 | B.职务要求明确 | C.责权利一致 | D.公开竞争 | B |
77 | 一般说来组织的外部要素是 | A.可以控制的 | B.无法控制的 | C.部分可以控制的 | D.不可以控制的 | C |
78 | 领导连续流理论强调了领导方式具有开放系统的性能,这对主管人员的权力 | A.有用的信息 | B.是一种威胁 | C.是一种助力 | D.提出了挑战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