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师16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正确的理解有( )。 (满分:2)
A. 和平与发展已经是一种事实
B. 总体来说,和平与发展还是一种奋斗目标
C.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D. 和平问题已经解决,但发展还要经过长期奋斗
E. 发展问题已经解决,但和平还要经过长期奋斗
2.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是( ) (满分:2)
A. 自负盈亏
B.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C. 自主经营
D. 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E. 依法纳税
3.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曾经指出( ) (满分:2)
A.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消灭贫穷
E.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 (满分:2)
A. 个体经济
B. 私人营经济
C. 港澳台投资经济
D. 外资经济
E. 中外合资经济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 (满分:2)
A.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B.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C.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E. 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其中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满分:2)
A. 工人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民营企业家
E. 外商
7.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 (满分:2)
A. 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 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E.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8.邓小平理论是( ) (满分:2)
A.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 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D.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
E. 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9.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目的却不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是( ) (满分:2)
A. 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
B.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
C. 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E. 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满分:2)
A. 坚持改革开放
B.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毛泽东思想
E. 邓小平理论
1.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 )。 (满分:2)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都可以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 (满分:2)
A. 展开
B. 重要内容
C. 核心内容
D. 重要补充
3.( )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 (满分:2)
A. 1980
B. 1981
C. 1982
D. 1983
4.列宁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 (满分:2)
A.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受教育程度限制的
B. 文盲与受过教育的人不能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C. 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
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
D. 文盲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 (满分:2)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 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改变“两高、两低”的状况,“两高”是指高投入、高消耗,两低则是指( ) (满分:2)
A. 低效益、低支出
B. 低储蓄、低膨胀
C. 低工资、低物价
D. 低效益、低产出
7.( )年7月1日,我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 (满分:2)
A. 1996
B. 1997
C. 1998
D. 1999
8.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 )。 (满分:2)
A. 各地区齐头并进发展
B. 经济发达地区放慢发展
C. 由发达地区补贴欠发达地区发展
D. 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9.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 )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满分:2)
A. 五大
B. 六大
C. 七大
D. 八大
10.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 )。 (满分:2)
A.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1.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2)
A. 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繁荣文学和艺术
B. 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使中国文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C.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满分:2)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社会主义的本质论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满分:2)
A. 为人民服务
B. 集体主义
C. 诚实守信
D. 爱国主义
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 (满分:2)
A. 与时俱进
B. 党的先进性
C. 执政为民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满分:2)
A. 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 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 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满分:2)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17.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是( )。 (满分:2)
A. 一国两制
B. 科教兴国
C. 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D. 可持续发展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 )。 (满分:2)
A. 工作监督
B. 法律监督
C. 民主监督
D. 舆论监督
19.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的是( )。 (满分:2)
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2的党的十二大
C. 1987年党的十三大
D. 1992年党的十四大
20.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 (满分:2)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2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满分:2)
A. 与时俱进
B. 思想创新
C. 坚持先进性
D.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2.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命题。 (满分:2)
A. 《反对本本主义》
B. 《论新阶段》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论联合政府》
2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 (满分:2)
A.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 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满分:2)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启始阶段
B.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 ) (满分:2)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 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满分:2)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一化三改”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 )。 (满分:2)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28.从( )年起,我国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满分:2)
A. 1953
B. 1954
C. 1955
D. 1956
2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满分:2)
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B.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C.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0.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满分:2)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问题
D.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问题
二、多选题:
31.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满分:2)
A. 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 推动南北对话
C. 加强南南合作
D.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满分:2)
A. 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当前的权宜之计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D. 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3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 (满分:2)
A. 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 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
C. 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D.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3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满分:2)
A. 发展生产力
B.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35.( )年12月20日,我国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满分:2)
A. 1996
B. 1997
C. 1998
D. 1999
36.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 ) (满分:2)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C.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 劳动存在着重大差别
37.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是( )。 (满分:2)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知识分子
D. 官僚资产阶级
38.2005年,( )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满分:2)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朱镕基
39.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海内外各界以各种形式悼念小平同志,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纪念小平同志,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发扬他的( ) (满分:2)
A. 敢于碰硬的精神
B. “三落三起”,百折不挠的精神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D. 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的胸怀
4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 (满分:2)
A.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 民主集中制
D. 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福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 (满分:2)
A. 精简机构,转变职能
B. 加强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C.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D.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E.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满分:2)
A. 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
B.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C.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
D.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E.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3.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 )。 (满分:2)
A.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B.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 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D.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E. 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4.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 (满分:2)
A.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B.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5.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都坚持一样的政治立场
B. 都坚持一样的基本原理
C. 都坚持一样的思想方法
D. 都坚持一样的前进方向
E. 都有着一样的时代背景
6.当前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有( ) (满分:2)
A. 机械、电子
B. 石油化工
C. 汽车制造
D. 建筑业
E. 加工业
7.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 (满分:2)
A.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B.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
D. 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尊严。团结和利益
E. 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8.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是( ) (满分:2)
A.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 不断扩大党的组织
C. 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D. 不断增强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
E. 不断提高学习的水平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满分:2)
A.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 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 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0.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包括( ) (满分:2)
A. 社会救济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E. 社会互助
1.“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第一步人民生活( ) (满分:2)
A. 解决温饱问题
B. 彻底摆脱贫困
C. 实现小康
D. 比较富裕
2.(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满分:2)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满分:2)
A.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满分:2)
A. 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 推动南北对话
C. 加强南南合作
D.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5.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是( )。 (满分:2)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知识分子
D. 官僚资产阶级
6.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满分:2)
A. 从一般原理出发,得出的逻辑结论
B. 马克思的设想
C. 从实际出发得出的结论
D. 苏联的经验总结
7.解决国内和国际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满分:2)
A. 高举马列主义的旗帜
B. 靠自己的发展
C.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满分:2)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一化三改”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9.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 (满分:2)
A. 替代关系
B. 继承关系
C. 发展关系
D. 继承和发展关系
10.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的是( )。 (满分:2)
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2的党的十二大
C. 1987年党的十三大
D. 1992年党的十四大
1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满分:2)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满分:2)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贫穷与富裕
D. 恐怖与霸权
13.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 (满分:2)
A. 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
B.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14.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 )。 (满分:2)
A. 初步形成时期
B. 逐步发展并形成轮廓时期
C. 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时期
D. 萌芽时期
15.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 (满分:2)
A. 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 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
C. 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D. 是曾经正确现在变得不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
16.市场信号主要是指( ) (满分:2)
A. 竞争信号
B. 价格信号
C. 供给信号
D. 需求信号
17.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满分:2)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18.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 )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 (满分:2)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精神文明建设
C. 改革开放
D. 政治文明建设
19.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 ) (满分:2)
A. 马克思主义
B. “三个有利于”
C. 实践
D. 生产力
2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满分:2)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社会主义的本质论
2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满分:2)
A.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B. 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22.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 ) (满分:2)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
C.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
D. 中国的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
23.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为我国( ) (满分:2)
A. 是社会主义国家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2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 )。 (满分:2)
A.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B.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
2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 (满分:2)
A. 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B. 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 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 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2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满分:2)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7.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 (满分:2)
A. 投资规模较小
B. 经营方式单一
C. 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 不是法人企业
28.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 (满分:2)
A.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 自由职业者
C. 一个独立的阶级
D. 中产阶级
29.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命题。 (满分:2)
A. 《反对本本主义》
B. 《论新阶段》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论联合政府》
30.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 (满分:2)
A. 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 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务
D. 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多选题:
31.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满分:2)
A. 股份合作制经济
B. 股份制经济
C. 集体经济
D. 国有经济
3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指( )。 (满分:2)
A. 毛泽东思想
B. 实事求是的理论
C. 邓小平理论
D. 改革开放的理论
33.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基础在教育,核心是( )。 (满分:2)
A. 人才
B. 技术
C. 政策
D. 稳定
34.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是( )。 (满分:2)
A. 一国两制
B. 科教兴国
C. 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D. 可持续发展
35.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 (满分:2)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B. 长期的基本国策
C.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
D. 当前的权宜之计
3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满分:2)
A. 与时俱进
B. 思想创新
C. 坚持先进性
D.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满分:2)
A. 基本政策
B. 指导思想
C. 基本方略
D. 唯一方法
3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 (满分:2)
A. 形成阶段
B. 发展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39.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 )。 (满分:2)
A. 各地区齐头并进发展
B. 经济发达地区放慢发展
C. 由发达地区补贴欠发达地区发展
D. 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40.社会主义改革是( )。 (满分:2)
A. 改变基本制度
B. 改变表面的规则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 是一场政治革命
附件就是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