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 《中国宪法》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6 11: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宪法》练习题一
答案附件回复可见,需要的请自助下载
一、单选题
1、我国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2、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
A.1/2至1倍 B.1/3至1倍  C.1倍以上  D.1倍
3、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把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    )。
A.省级  B.地区一级  C.县级  D.乡、镇一级
4、我国特别行政区的制度由(    )。
A.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C.全国人大和香港立法机关协商决定  D.特别行政区徘徊委员会决定
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    )。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的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监督权利
6、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 D.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
7、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    )。
A.没有选举权     B.停止行使选举权
C.可以行使选举权 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9、我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    )。
A.出生地主义                B.血统主义  
C.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结合  D.本人自愿申请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要日常工作由(    )。
A.委员长处理 B.各专门委员会处理
C.秘书长处理 D.委员长会议处理
11、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违宪而进行的审判叫作(    )。
A.附带性审查 B.事先审查  C.事后审查  D.司法审查
12、我国各级人民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量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    )。
A.4倍 B.5倍  C.6倍  D.8倍
13、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    )。
A.国务院全体会议 B.国务会议  C.国务院常务会议  D.最高行政会议
14、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    )。
A.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B.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   D.思想文化领域内长期存在
15、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A.工人阶级领导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国家各族一律平等 D.少数服从多数
17、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A.转变世界观       B.树立共产主义观念
C.树立“五爱”观念 D.反对资本主义思想
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高原则是(    )。
A.工人阶级领导 B.工农联盟  C.爱国统一战线  D.民主与专政相结合
19、政协全国委员会是(    )。
A.中央国家机关            B.政治协商机关  
C.民主党派的中央领导机关 D.民主与专政相结合
20、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经全国人大(    )。
A.到会代表1/2以上的多数通过  B.到会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C.全体代表1/2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1、选民名单应在(   )日以前公布,并发给选民证,作为公民有资格参加选举的凭证。
A.20  B.15  C.30  D.10
22、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年满(    )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A.18  B.20  C.23  D.24
23、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以法律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中央人民政府
24、居民委员会在性质上是(    )。
A.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B.群众性的基层自治组织
C.一级政权组织     D.国家机关
25、行使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的机关是(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26、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27、我国现行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
A.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B.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老父母的义务
C.子女有赡养扶助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的义务
D.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8、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
A.五年 B.三年  C.二年  D.四年
29、我国改变等额选举为差额选举是在(    )。
A.1953年 B.1979年 C.1983年 D.1986年
30、现阶段我国存在多种经济形式,从根本上说是由(    )。
A.党的政策决定的 B.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C.国家法律决定的 D.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决定的
二 、多项选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有(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2.现行宪法规定,国家鼓励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的组织分别是(    )。
A.集体经济组织 B.科技协作集团
C.国家企业事业组织 D.其他社会力量
3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    )。
A.劳动权 B.劳动者的休息权
C.获得物质帮助权 D.按劳分配权
4.下列哪些属于社会宪法的原则(    )
A.保障“天赋人权”的原则 B.“议行合一”的原则
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D.分权原则
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    )。
A.全民所有制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C.劳动者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    )。
A.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B.发布动员令
C.决定特赦                    D.发布特赦令
7.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有(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C.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D.国家主席
8.1954年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
A.社会主义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法制原则     D.人民民主原则
9.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是(    )。
A.中国公民          B.年满18周岁
C.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D.有选民资格
10.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除包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外,还有(    )。
A.权利义务的相对性 B.权利义务的现实性
C.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D.权利义务的平等
11.按照现行宪法规定,受国家鼓励和支持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的组织(    )。
A.集体经济组织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C.国家企事业组织 D.街道组织
12.现行宪法规定,国家鼓励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的组织分别是(    )。
A.集体经济组织 B.科技协作集团
C.国家企业事业组织 D.其他社会力量
13.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    )。
A.劳动权         B.劳动者的休息权
C.获得物质帮助权 D.按劳分配权
14.在我国,剥夺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平等权
C.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
15.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是(        )
A、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B、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
C、外交权
D、统率军队权
16.国家形式包括(   )。
A.国家结构形式     B.政权组织形式
C.国家领土结构形式 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7.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    )。
A.  制定宪法  B.修改宪法  C.解释宪法  D.监督宪法
18.国宪法规定,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有(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最高人民法院
19.我国宪法规定: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要普及(    )。
A.民主和法制教育 B.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C.理想教育       D.纪律和法制教育
20.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是(    )。
A.制定地方性法规
B.执行本级权力机关的决议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
C.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财政、文教、卫生等方面的重大事项
D.依法保护和保障各方面的权利
21.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可以归纳为(      )。
A.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国内各阶级、各民族、团体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
C.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D.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22.现行宪法序言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的社会力量是(    )。
A.工人、农民   B.共青团、妇联
C.知识分子     D.工会、侨联
23.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包括(    )。
A.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出的代表   B.军队选出的代表
C.少数民族选出的代表             D.香港、澳门选出的代表
24.国成立之初,只能通过《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是因为:(       )
A、人民解放战争的军事行动尚未结束
B、人民群众的认识与组织程度还有待提高
C、普选的各级人大还没有召开
D、外国反动势力的威胁
25.剥夺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平等权
C、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26.清朝末年的两部宪法性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天坛宪草》 C.《十九信条》 D.《贿选宪法》
27.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有(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C.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D.国家主席
28.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
A.  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29.在我国,剥夺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平等权
C. 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
30.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是:(        )
A、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B、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
C、外交权
D、统率军队权
三、名词解释
1、无记名投票
2、自治条例
3、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村民委员会:
5、选区:
6、言论自由:
7、自治条例:
8、选区:
9、政权组织形式:
10、公民
四、简答题
1、简述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2、请评析“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3、如何理解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5、如何理解公民的人身自由?
6、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哪些特点?
7、怎样确定人民代表候选人的当选?
8、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9、简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0、总理负责制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11、简述我国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程序。
12、简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简述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14、简述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1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四、论述题
1、试论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试论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3、如何理解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4、如何理解宪法表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中国宪法》练习题二
一、单选题
1、乡、民族乡、镇的建立、撤消、更名和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审批机关是(    )。
A.县人民代表大会            B.县人民政府  
C.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
A.纵向关系  B.监督关系  C.指导关系  D.领导关系
3、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    )。
  A.制定宪法  B.修改宪法  C.废除宪法  D.停止执行宪法
4、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工人阶级  B.人民  C.废除宪法  D.停止执行宪法
5、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实行(    )。
  A.计划管理  B.民主管理  C.集体管理  D.厂长负责制
6、抗日战争时期,人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工农兵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参议会
7、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国(    )。
  A.人民  B.公民  C.法人  D.国民
8、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条款中的(    )。
  A.规定了公民有罢工的自由  
B.没有规定公民有罢工的自由
C.规定公民罢工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D.规定公民罢工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9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10、城市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    )。
    A.街道办事处任命   B.居民选举
C.选民的选举       D.群众推荐上级任命
11、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    )。
12、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选举经费应由(   )支配。
.个人。  B.单位。
C.国家。     D.国家和个人。
13、宪法的规定,国务院行使批准(   )的建制和区域划分的职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省、县、乡
.省、市、县、乡
14、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   )通过。
.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
.全体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
.入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
.入会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
15、下列所述各项哪项表述不正确:(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单行条例和自治条例同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生效方式不同。
.除有关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外,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宪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既不能随意终止,也不能另行产生。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立法上的平等。
16、根据宪法第135条之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办理(   )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刑事  B、民事  C、行政  D、刑事、民事、行政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哪部宪法规定“设立国家中央军委,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   
A、54年宪法  B75年宪法  C78年宪法  D82年宪法
18、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长期共存,互相协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四项基本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9、下列哪项不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权力来源:(   
.中央人民政府  B.全国人民政协
C.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人员是:(   
.中央军委副主席     B. 国务院总理       .最高法院副院长      D.国家副主席
21、宪法规定,国家(    )集体经济的发展。
A.鼓励、指导  B.指导、监督和帮助
C.帮助、指导  D.鼓励、指导和帮助
22、在我国,(    )具有最高的性质。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23、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责任
24、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宪法性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25、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政体  B.国体  C.经济制度  D.政党制度
26、现阶段我国存在多种经济形式,从根本上说是由(   )决定的。
A.党的政策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对外开放政策  D.经济体制改革
27、宪法规定,国家通过行政管理,(    )个体经济。
A.指导和帮助  B.帮助和监督  C.鼓励、指导和帮助  D.指导、帮助和监督
2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9、华侨是指(    )。
A.华裔                 B.外籍华人
C.居住在外国的中国公民  D.侨居在中国的外国人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持会议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委员长
C.委员长会议                  D.选举产生的主席团
二、多选题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根本缺陷是(    )。
A.没有规定反帝的任务  B.没有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没有提出分权原则    D.没有提出反封建的任务
2.国家形式包括(    )。
A.国家结构形式  B.领土结构形式  C.政权组织形式  D.国体
3.下列哪些自然资源可以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    )。
A.矿藏  B.水流  C.森林  D.草原
4.下列哪些属于专门机构监督宪法实施的模式?(   
A.由立法机关监督  B.由普通法院监督
C.由宪法法院监督  D.由宪法委员会监督
5.我国宪法规定,为了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国家要普及(    )。
A.民主和法制教育      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D.纪律和法制教育
6.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依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对(    )。
A.中央人民政府负责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D.特别行政区负责
7.宪法规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的人员有(    )。
A.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B.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C.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    D.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8.宪法所规定的社会关系,主要可以归纳为(    )。
A.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国内各阶级、各民族、团体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
C.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D.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9.现行宪法序言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的社会力量是(    )。
A.工人、农民  B.共青团、妇联
C.知识分子    D.工会、侨联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包括(    )。
A.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出的代表  B.军队选出的代表
C.少数民族选出的代表            D.香港、澳门选出的代表
1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    )方面,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内容相一致。
A.领导权  B.阶级基础  C.专政职能  D.历史使命
12.国家形式包括(    )。
A.国家结构形式  B.领土结构形式  C.政权组织形式  D.国体
13.下列哪项属于在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上对78年宪法修改的内容:(   )
A、上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由监督改为领导
B、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将县级人大改为由选民直接选举
D、取消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力的规定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是由(      )制定的。
A. 孙中山 B.袁世凯 C.曹锟 D.蒋介石
1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逮捕公民须经下列哪个国家机关批准或者决定?(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16.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度(    )。
A.    地方性法规  B.自治条例  C.单行条例  D.行政法规
17.据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享有选举权的条件是(    )。
A.具有中国国籍       B.年满18周岁
C.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D.没有精神病
18.法是民主政治的(    )。
A.    科学化  B.制度化  C.法律化  D.具体化
19.央军委主席(    )。
A.对全国人大负责        B.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C.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D.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0.人民代表受(    )监督。
A.    选民  B.居民  C.原选举单位  D.国家机关
21.资本国家宪法的一般原则包括(    )。
A.人民主权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法治原则           D.议行合一原则
22.我国公民在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除包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外,还有(     )。
A.权利义务的相对性    B.权利义务的现实性
C.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D.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23.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主权在民原则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
D、宪法至上原则
24.哪项属于在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上对78年宪法修改的内容:
A、将上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由监督改为领导
B、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将县级人大改为由选民直接选举
D、取消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力的规定
25.列哪项属于伪宪法:(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五五宪草》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6.宪法规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的人员有(    )。
A.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B.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C.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    D.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27.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包括(    )。
A.言论自由  B.出版、集会、结社自由
C.罢工自由  D.游行、示威自由
28.下列哪项属于在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上对78年宪法修改的内容:(   )
A、上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由监督改为领导
B、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将县级人大改为由选民直接选举
D、取消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
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是由(      )制定的。
A. 孙中山 B.袁世凯 C.曹锟 D.蒋介石
3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逮捕公民须经下列哪个国家机关批准或者决定?(         
B、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三、名词解释
1、宪法关系
2、宪法修改:
3、直接选举:
4、间接选举
5公民的基本权利
6、地方性法规
7、“一国两制”
9、公共财产
10、事先审查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宪法修改的必要性。
2、简述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
3、为什么说宪法集中表现了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4、现行宪法同前三部宪法相比较,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方面有哪些发展变化?
5如何理解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6、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7、如何理解“宪法至上”?
8.如何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9、现行宪法对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是怎样规定的?
10、监督宪法实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11975年宪法的主要缺陷和错误是什么?
12、简述单一制的特征
13、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即“依宪治国”。
14、简述现行宪法2004年修宪的主要内容。
15、简述宪法的正当性。
五、论述题
1、试论公民的政治权利及其宪法地位。
2、试述我国选举制度的普遍原则。
3、如何理解宪法表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4、试论我国国务院总理负责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附件回复可见,需要的请自助下载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