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中外教育史》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前苏联学者的“劳动起源说”是迄今解释教育起源问题最具影响的观点,但它也有一个弱点,就是( )。 A. 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唯心的。 B. 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 C. 混淆了劳动与教育两个概念,显得绝对而不完整。 D. 违背了“人从猿演变而来”的科学结论。 2、以口耳相传为基本形式的教育叫做( )。 A. 形式化教育。 B. 非形式化教育。 C. 制度化教育。 D. 非制度化教育。 3、根据现有考古和历史研究的结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 )。 A. 古代埃及的学校。 B. 古代印度的学校。 C. 我国夏代的学校。 D. 古希腊的学校。 4、从我国早期学校“庠”的含义,可以看出中国学校的重要起源途径之一为()。 A. 军事教育。 B. 养老敬老传统。 C. 音乐教育。 D. 宗教活动。 5、古代中国、埃及等东方国家、古希腊雅典、古希腊斯巴达和古罗马的学校教育目的各有不同,分别是( )。 A. 各级官员;政治家、商人和公民;雄辩家;军人。 B. 政治家、商人和公民;军人;各级官员;雄辩家。 C. 各级官员;培养军人;政治家、商人和公民;雄辩家。 D. 各级官员;政治家、商人和公民;军人;雄辩家。 6、古印度学校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 宗教教育与军事训练结合。 B. 种姓制度与军事训练结合。 C. 宗教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 D. 宗教教育与种姓制度结合。 7、西周“六艺”中的( )是大学课程。 A. 礼、乐、射、御、书、数都。 B. 礼、乐。 C. 礼、乐、射、御。 D. 礼、乐、书、数。 8、文士学校是古埃及的一种( )学校。 A. 官立学校。 B. 私立学校。 C. 宗教学校。 D. 家庭教育。 9、在( ),奴隶也能当教师。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 D. 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 10、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叫做( )。 A. “认识世界。” B. “认识真理。” C. “认识你自己”。 D. “认识人类。” 11、罗马帝国时期政府对教育的监督( )。 A. 加强了。 B. 放松了。 C. 和共和时期一样。 D. 希腊化了。 12、全都主张教育内容不能局限于人文学科的一组古代教育家是( )。 A. 孔子、墨子、柏拉图、亚历士多德。 B. 墨子、孟子、柏拉图、昆体良。 C. 墨子、柏拉图、亚历士多德、昆体良。 D. 孟子、荀子、亚历士多德、昆体良。 13、( )主张“师道尊严”。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上述四位都。 14、世界上最早倡行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孔子。 C. 亚历士多德。 D. 孟子。 15、重视音乐教育并作系统论证的第一人是( )。 A. 昆体良。 B. 亚历士多德。 C. 夸美纽斯。 D. 苏格拉底。 二、判别、改错并扼要说明理由(正确打√、错误打×,无论正确与否都要说明理由。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由于古希腊雅典实行“和谐教育”,它的体育、音乐、美术、戏剧甚至教育因此只能是业余修养,而不能作为专业、职业。 判别: 改错: 理由: 2、西周的六艺教育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判别: 改错: 理由: 3、在古罗马女性儿童也入学接受教育。 判别: 改错: 理由: 4、孟子提出“尽信书不如无书”,是鼓励人们否定古人而不要去读书。 判别: 改错: 理由: 5、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自私自利,不能用教育来改变。 判断: 改错: 理由: 三、语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形式化教育。 2、古儒学校。 3、《学记》。 4、“反求诸己”。 5、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1、简述孔子教育的基本内容。 2、简述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五、论述题(18分) 1、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异同,并进行客观的评价,谈谈各有何借鉴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