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学前比较教育学》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简述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德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基本倾向?(10分) 二、简述银行街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20分) 三、简述日本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 三、试述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分) 五、案例: 一天早上,约翰的计划是在积木区搭一个加油站。他用积木先搭了一辆汽车,然后在周围找方向盘。忽然他不想找了,看起来想放弃原来的计划,这时教师走了过来。 “你能用什么东西来做方向盘呢?” “它必须像这样(约翰用手比划着方向盘的转动)” “它必须能转动,对吧。”他们一起在教室里找。对约翰来说,一块圆柱形积木是不能充当方向盘的,因为不符合他给方向盘留的空间位置。“用什么东西刚好能装进去呢?”“娃娃家区的扫帚! ”约翰很实际地说:“但还需要有一个圆盘。” 他们又继续寻找。他们能找到的圆的东西是一个纸盘子。“你怎么能把它装上去呢?” “我知道,中间打一个洞。”在教师的协助下,约翰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计划,并邀请许多小朋友来坐他的汽车。 这是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一个案例,请结合材料分析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教师观及对当今学前教育中的启示。(3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