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开16春学期《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答案在网页底部下载,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一、单选题:
1.中原文化: (满分:2)
A. 重农抑商
B. 重商抑农
C. 礼治为辅
D. 法治为主
2.《礼记?礼运》中没提到: (满分:2)
A. 政治要求
B. 内政外交
C. 文化要求
D. 金钱态度
3.五四时期,胡适等人对格律诗采取了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的态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反对阅读格律诗,提倡阅读白话诗
B. 不准阅读格律诗,只准阅读白话诗
C. 不准写作格律诗,只准写作白话诗
D. 反对写作格律诗,提倡写作白话诗
4.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 (满分:2)
A. 国粹派
B. 理想西化派
C. 现实西化派
D. 都不属于
5.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满分:2)
A. 唯物和唯心
B. 思维和存在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 可知和不可知
6.审美不可以: (满分:2)
A. 自我营造
B. 自我塑造
C. 自我积淀
D. 自我积累
7.中国的民主政治是: (满分:2)
A. 有钱人操纵的
B. 小帮派政治
C. 没钱人操纵的
D. 大帮派政治
8.中国古代出现周期性的南北战争的原因是: (满分:2)
A. 地理环境
B. 气候
C. 资源
D. 地域
9.“外物皆备于我”是( )的观点。 (满分:2)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10.中国语音: (满分:2)
A. 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11.象数之学根于足数则( ),增数则( ),减数则( ),尽数则( )。 (满分:2)
A. 长 衰 生 亡
B. 亡 长 衰 生
C. 衰 长 亡 生
D. 生 长 衰 亡
12.经济学上的边际递减效应与艺术上的哪种效应殊途同归: (满分:2)
A. 审美递减
B. 审美递增
C. 艺术侵权
D. 艺术欣赏
13.哪一位不是西方哲学和科学同源的代表人物: (满分:2)
A. 柏拉图
B. 笛卡尔
C. 苏克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14.中西哲学研究的三大块,不包括: (满分:2)
A. 人—人
B. 人—物
C. 物—物
D. 物—人
15.Willian Jones 认为同源的语言不包括: (满分:2)
A. 希腊文
B. 罗马文
C. 拉丁文
D. 梵语
16.乾嘉学派: (满分:2)
A. 学风华丽
B. 反对汉代经学
C. 提倡无征不信
D. 倡导今文经学
17.中国哲学( )占上风,西方哲学( )占上风。 (满分:2)
A. 一元论 二元论
B. 一元论 多元论
C. 多元论 二元论
D. 多元论 一元论
18.格里姆定律中提到的从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塞辅音的变化不包括: (满分:2)
A. A型辅音
B. T型辅音
C. P型辅音
D. M型辅音
19.严复的思想在( )上是正确的,但在( )方面是错误的。 (满分:2)
A. 宇宙过程 演化过程
B. 宇宙过程 伦理过程
C. 伦理过程 进化过程
D. 伦理过程 演化过程
20.语法差异映照在西方文化上的效应为: (满分:2)
A. 一语中的
B. 定位功能
C. 直观综合
D. 活用功能
21.西方诗歌的特点是: (满分:2)
A. 一韵到底
B. 从不押韵
C. 频频换韵
D. 押两到三个韵
22.( )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调和着。 (满分:2)
A. 笛卡尔
B. 黑格尔
C. 洛克
D. 康德
23.辜正坤认为,像思想、意念、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是: (满分:2)
A. 空的
B. 虚的
C. 不存在的
D. 实在的
24.中国社会自身存在一种对抗奴隶社会的机制,它来源于: (满分:2)
A. 广大的地域
B. 适宜的气候
C. 丰富的资源
D. 大家族的社会结构
25.“跟中国人的文化行为,文化规范相比,我们西方人还是野兽。”这句话是谁说的: (满分:2)
A. 卢梭
B. 伏尔泰
C. 雨果
D. 巴尔扎克
26.中西文化发展的出路:和而不融—因时选择—循环取用—阴阳互泽—二元标准—: (满分:2)
A. 彼此对立
B. 互相融合
C. 此生彼克
D. 水火不容
27.汉字具有: (满分:2)
A. 线条性
B. 象形性
C. 听觉能指
D. 听觉文化
28.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 (满分:2)
A. 衰落
B. 兴盛
C. 灭亡
D. 都有可能
29.占有欲发展到最高峰时形成的结果就是: (满分:2)
A. 战争
B. 发明
C. 独裁
D. 科学
30.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 (满分:2)
A. 天赋和人赋
B. 瓜分与分享
C. 集中和分散
D. 下放和收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明贡献的标准是: (满分:2)
A. 技术发展程度
B. 文化发展程度
C. 科学发展程度
D. 教育发展程度
32.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与德行的发展成: (满分:2)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平行关系
D. 无关
33.中国文字导致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为: (满分:2)
A. 偏颇
B. 中庸
C. 极端
D. 二元对立
答案在网页底部下载,转载请注明:op5u
34.中原地区夏季湿润,雨季丰沛,拥有大量的森林耕地,属于: (满分:2)
A. 针叶林文化
B. 带叶林文化
C. 硬叶林文化
D. 阔叶林文化
35.西方诗歌频频换韵的原因,是西方语言本身提供的同韵词: (满分:2)
A. 较多
B. 有限
C. 多样
D. 随意
三、判断题:
1.中国古代诗歌不善于景物描写,而是善于叙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中国人对西化经历了一个先是盲目地吸收,然后又盲目地排斥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门虽设而常关”反应的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屏障的看法是一致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1840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是因为中国文化没有西方文化先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道德文化太先进,武化太落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木火土金水,春夏夜秋冬,酸甜甘辛甜,东南中西北,均体现了五行的属性归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辜正坤认为,技术发展过强,可能会成为有害的文明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地球上气温的变化与文化的发展二者是风牛马不相及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汉字追求四平八稳,也就决定了其书写速度赶不上印欧语系的文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中国古代的官服采用的材料、颜色、纹路都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官服文化,来规范官员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中国地域广阔,四通八达,所以文化很容易被战争破坏,造成中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通常情况下,文化与武化是成反比关系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现实西化派更适合中国的实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中原文明的辉煌,很关键的一点是土地资源为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语言与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语言结构,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结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