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 )。
[A] 文学的审美性 [B] 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
[C] 文学的趣味性 [D] 文学的普及性
2、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的出身,多出自于( )。
[A] 江浙一带 [B] 四川湖南一带
[C] 福建一带 [D] 山西陕西一带
3、50到70年代,发生在中国文艺界的全国规模的批判运动有对电影( )的批判。
[A] 《渔光曲》 [B] 《武训传》
[C] 《林则徐》 [D] 《霓虹灯下的哨兵》
4、1958年,为了阐释“百花齐放”的方针,创作了组诗《百花齐放》的诗人是( )。
[A] 郭沫若 [B] 冯至
[C] 臧克家 [D] 何其芳
5、59年创作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的作者是( )。
[A] 赵树理 [B] 杜鹏程
[C] 柳青 [D] 孙犁
6、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山西作家的是( )。
[A] 马烽 [B] 赵树理 [C] 西戎 [D] 孙犁
7、散文集《花城》的作者是( )。
[A] 秦牧 [B] 刘白羽
[C] 杨朔 [D] 曹靖华
8、《百合花》的主题思想是( )。
[A] 对清规戒律的否定 [B] 军民团结、生死与共
[C] 世事无常、青春不再的沧桑感 [D] 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
9、十七年时期,田汉创作了话剧( )。
[A] 《关汉卿》和《文成公主》 [B] 《关汉卿》和《白蛇传》
[C] 《文成公主》和《王昭君》 [D] 《王昭君》和《关汉卿》
10、80年代,下列作家不具有“知青”身份的是( )。
[A] 史铁生 [B] 穆旦
[C] 梁晓声 [D] 李杭育
11、下列不属于王蒙的作品的是( )。
[A] 《蝴蝶》 [B] 《相见时难》
[C] 《布礼》 [D] 《月食》
12、下列不属于“朦胧诗”作者的是( )。
[A] 艾青 [B] 江河
[C] 舒婷 [D] 北岛
13、创作“商州系列”作品的作者是( )。
[A] 贾平凹 [B] 冯骥才
[C] 王家新 [D] 邓友梅
14、许灵均是小说( )中的人物。
[A] 《绿化树》 [B] 《河的子孙》
[C] 《灵与肉》 [D]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15、2005年出版的《兄弟》的作者是( )。
[A] 余华 [B] 梁晓声
[C] 莫言 [D] 李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 赵树理的小说《登记》采用的是( )体。
17、 老舍解放后的作品表现出( )的意识。
18、 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是( ) 。
19、 ( ) 是中国伤痕文学特有的悲剧美学意蕴。
20、 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除了《芙蓉镇》外,还有《李顺大造屋》、《黄河东流去》、( )等。
21、张贤亮在《灵与肉》中所描绘的西部世界,其价值体系的核心是 ( )。
22、知青小说的代表作品有史铁生的 ( )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23、 刘心武的《钟鼓楼》没有提出尖锐的重大问题,也没有对全局的关注和把握,因而流露出了一定的( )倾向。
24、《白鹿原》有新儒学的文化内涵,它力图解构自 ( )开始形成的“文化革命”理论。
25、 张洁的《访美散记》触及了敏感而重大的关于( ) 的问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伤痕文学
27、《黑骏马》
28、陈奂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9、建国文学的主要精神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
30、舒婷《致橡树》中的“橡树”象征着什么?
31、《绿化树》中章永璘形象的塑造有什么意义?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2、试分析寻根文学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33、《白鹿原》是如何表现“新文化运动”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A C D A B A B D A A C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 (说书 )
17、 (顺时利世 )
18、 ( 卢新华《伤痕》 )
19、 (哀而不伤 )
20、 ( 《天云山传奇》 )
21、 ( 土地思想 )
22、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23、 (边缘化 )
24、 ( 新文化运动 )
25、 ( 自由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26、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绪论,3)
27、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6.1到民族文化中寻找"精神家园",3)
28、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7.5克服"浮躁",走中国改革之路,4)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9、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1.1-3建国文学,4)
30、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4.3对人生价值的反思,4)
31、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5.3《绿化树》:对“自由”的直觉选择,4)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32、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6.2弥合长长的文化断裂带,5)
33、复习范围或考察目标:(8.4重塑传统人文精神,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