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四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白朴的( )取材于白居易的诗《长恨歌》。
[A] 梧桐雨 [B] 《汉宫秋》 [C] 《墙头马上》 [D] 《倩女离魂》
2、“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出自元好问的( )。
[A] 《中州乐府》 [B] 《论诗三十首》
[C] 《遗山乐府》 [D] 《戏为六绝句》
3、在宋元小说四大家中,最重要的是( )两家。
[A] 讲史和讲经 [B] 小说和讲经
[C] 讲史和小说 [D] 小说和说铁骑儿
4、《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是( )。
[A] 谢翱 [B] 汪元量 [C] 林景熙 [D] 文天祥
5、《六丑•落花》中“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的修辞手法是( )。
[A] 拟人 [B] 比喻 [C] 对比 [D] 象征
6、最早收录话本、拟话本作品的小说专集是嘉靖年间钱塘洪楩刊印的( )。
[A] 三言 [B] 二拍
[C] 《宝文堂书目》 [D] 《六十家小说》
7、元杂剧常用的宫调是( )。
[A] 四宫五调 [B] 五宫四调 [C] 五宫六调 [D] 六宫五调
8、被胡适誉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的近代早期出现的狎邪小说是( )。
[A] 《花月痕》 [B] 《青楼梦》
[C] 《品花宝鉴》 [D] 《海上花列传》
9、“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出自元好问的( )。
[A] 《遗山乐府》 [B] 《中州乐府》
[C] 《论诗三十首》 [D] 《戏为六绝句》
10、“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赵翼最早用来评论( )其人其诗的。
[A] 陆游 [B] 辛弃疾 [C] 赵孟頫 [D] 元好问
11、北宋前期的词,大体是沿袭晚唐五代余风,而更接近南唐词风,特别是受( )的影响很大。
[A] 李璟 [B] 李煜 [C] 冯延巳 [D] 温庭筠
12、职业化的“说话”艺人的行业组织是( )。
[A] 复社 [B] 几社 [C] 南社 [D] 雄辩社
13、李清照的( )一文是中国女性所作的第一篇文学批评文字,在词学研究领域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A] 《词论》 [B] 《小山词》 [C] 《六一词》 [D] 《漱玉词》
14、《窦娥冤》第三折用正宫,而不用中吕宫,因为正宫情感( ),更有利于传达这折中所写的窦娥上刑场时的凄惨和悲怆。
[A] 清新绵邈 [B] 感叹伤悲 [C] 惆怅雄壮 [D] 缠绵婉转
15、马致远的杂剧现存六种,其中以( )最为著名。
[A] 《梧桐雨》 [B] 《汉宫秋》 [C] 《倩女离魂》 [D] 《墙头马上》
16、道光年间,徽剧的二簧调与湖北艺人带来的西皮调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徽剧( )。
[A] 京腔 [B] 昆曲 [C] 梆子腔 [D] 皮簧戏
17、首先提出“拟话本”这个概念的是( )。
[A] 胡适 [B] 鲁迅 [C] 陈独秀 [D] 胡士莹
18、清代中期的骈文大家,创作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其代表作如《哀盐船文》。
[A] 汪中 [B] 方苞 [C] 姚鼐 [D] 刘大櫆
19、在近代后期的诗坛上,发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呼声的是( )。
[A] 谭嗣同 [B] 蒋智由 [C] 黄遵宪 [D] 夏曾佑
20、掀起戏剧改良运动的中国第一个戏剧杂志是( )。
[A] 《新小说》 [B] 《新民丛报》
[C] 《清议报》 [D] 《二十世纪大舞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南宋后期主要写复归感时、抒怀、咏物、恋情等传统题材的代表性作家有( )。
[A] 姜夔 [B] 张炎 [C] 吴文英 [D] 王沂孙
22、元好问对整理、保护和传播金代文化贡献巨大,由他撰写、整理或编辑的有( )。
[A] 《中州集》 [B] 《中州乐府》
[C] 《壬辰杂编》 [D] 《西厢记诸宫调》
23、明代中期诗文流派“唐宋派”的作家有( )。
[A] 茅坤 [B] 张岱 [C] 王慎中 [D] 归有光
24、元代前期诗文是由北方作家和南方作家两个不同的创作群体组成的。其中,属于北方作家群体的有( )。
[A] 邓牧 [B] 刘因
[C] 郝经 [D] 耶律楚材
25、在清代中期提出的诗歌主张中,最著名的主要有( )。
[A] 沈德潜提出的“格调说” [B] 翁方纲提出的“肌理说”
[C] 王士禛提出的“神韵说” [D] 袁枚提出的“性灵说”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欧阳修在北宋词坛上是个中间的过渡性人物。 ( )
27、张岱是明代中期唐宋派古文的代表。 ( )
28、诸宫调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 ( )
29、宋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长于抒情、错彩镂金。 ( )
30、宋室南迁后,杂剧在北方继续流传,变为金院本。 ( )
31、北宋前期的诗歌基本上是被中晚唐诗风所笼罩。 ( )
32、归有光是明代小品文的集大成者。 ( )
33、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 )
34、元代后期的诗文成就超过了前期,出现了更多的著名作家。 ( )
35、李渔是明代前期重要的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著有《闲情偶寄》。 (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6、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
37、笛里谁知壮士心,( )。
38、当时明月在,( )。
39、泉眼无声惜细流,( )。
40、西园日日扫林亭,( )。
41、精卫有冤填瀚海,( )。
42、人有悲欢离合,( )。
43、金风玉露一相逢,( )。
44、雁过也,正伤心,( )。
45、马作的卢飞快,(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6、简述柳永词的风格特征。
47、简述白石词的艺术特征。
48、简述曾国藩的古文理论。
49、简述《红楼梦》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50、分析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51、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分析其层次结构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四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A D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C B D B A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BCD ABC ACD BCD ABD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T F T F T T F T T F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6、 ( 难赋深情 );
37、 ( 沙头空照征人骨 );
38、 ( 曾照彩云归 );
39、 ( 树阴照水爱晴柔 );
40、 ( 依旧赏新晴 );
41、 ( 包胥无泪哭秦庭 );
42、 ( 月有阴晴圆缺 );
43、 ( 便胜却人间无数 );
44、 ( 却是旧时相识 );
45、 ( 弓如霹雳弦惊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6、简述柳永词的风格特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三部分
47、简述白石词的艺术特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九部分
48、简述曾国藩的古文理论。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三节第三部分
49、简述《红楼梦》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五节第二部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0、分析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一部分
51、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分析其层次结构和艺术特色。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作品赏析部分作品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