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 北语13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三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8 10: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因所作词中有三处善用“影”字而被称为“三影”的北宋词人是(      )。
[A] 晏殊 [B] 柳永 [C] 晏几道 [D] 张先
2、陆游《关山月》中,与“笛里谁知壮士心”在意义上构成对比关系的是(      )。
[A] 三十从军今白发 [B] 沙头空照征人骨
[C] 遗民忍死望恢复 [D] 朱门沉沉按歌舞
3、下列文集中,著者为桐城派作家的是(      )。
[A] 《望溪文集》 [B] 《岸堂文集》 [C] 《澹庵文集》 [D] 《嫏嬛文集》
4、马致远的散曲集名为(      )。
[A] 《小山乐府》 [B] 《东篱乐府》 [C] 《酸甜乐府》 [D] 《碧山乐府》
5、宗臣《报刘一丈书》刻画人物采用的艺术手法是(      )。
[A] 工笔细描 [B] 粗笔勾勒 [C] 漫画夸张 [D] 白描写实
6、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是(      )。
[A] 黄庭坚 [B] 欧阳修 [C] 王安石 [D] 苏轼
7、北宋格律派词人代表是(      )。
[A] 柳永 [B] 晏殊 [C] 苏轼 [D] 周邦彦
8、下列词作中,辛弃疾自称为“壮词”的是(      )。
[A]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B] 《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9、张养浩著名散曲《潼关怀古》中的名句是(      )。
[A]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B] 一半云遮,一半烟埋
[C] 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 [D]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
10、《徐文长传》:“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其中两个“奇”字(      )。
[A] 音、义相同 [B] 音同义不同
[C] 音、义不同 [D] 义同音不同
11、《报刘一丈书》作者所理解的“世所谓上下相孚”是指(      )。
[A] 上下级之间相互信任 [B] 才德称位
[C] 趋炎附势、拍马求宠 [D] 下级思念上级
12、蒲松龄《婴宁》中,记述进入深山寻得婴宁,倾诉爱慕之情的人物是(      )。
[A] 吴生 [B] 胡三公子 [C]王子服 [D] 西人子
13、下列诗人中被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是(      )。
[A] 杨万里 [B] 陆游 [C] 陈与义 [D] 范成大
14、关汉卿塑造的悲剧形象之一是(      )。
[A] 谢小娥 [B] 孙雪娥 [C] 窦娥 [D] 姮娥
15、《窦娥冤》中与“亢旱三年”誓愿相关的典故是(      )。
[A] 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B] 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C] 苌弘化碧 [D] 望帝啼鹃
16、明代重要散曲作家王磐的散曲集是(      )。
[A] 《西楼乐府》 [B] 《秋碧乐府》
[C] 《海浮山堂词稿》 [D] 《林石逸兴》
17、被称为“桐城派”鼻祖的清代散文家是(      )。
[A] 刘大櫆 [B] 姚鼐 [C] 戴名世 [D] 方苞
18、《望溪文集》的作者是(      )。
[A] 姚鼐 [B] 方苞 [C] 刘大櫆 [D] 吴伟业
19、吴伟业《圆圆曲》艺术构思的独特之处是(      )。
[A] 叙事与写景有机结合 [B] 总括与特写有机结合
[C] 虚写与实写有机结合 [D] 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20、赵孟頫《岳鄂王墓》“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所用修辞手法是(      )。
[A] 对比 [B] 比喻 [C] 夸张  [D] 比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姚鼐《登泰山记》记述的内容有(      )。
[A] 作记的缘由 [B] 泰山的地理形势
[C] 登上山顶见到的景色 [D] 日观亭观日出
22、下列作家中,属于“南宋四大家”的有(      )。  
[A] 陆游 [B] 辛弃疾 [C] 尤袤 [D] 范成大
23、下列作家中,属于明代的有(      )。
[A] 元好问 [B] 何景明 [C] 杨万里 [D] 袁宏道]
24、元杂剧《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      )。
[A] 孟丽君 [B] 王昭君 [C] 汉元帝 [D] 汉成帝
25、下列词作中,属于豪放词的有(      )。  
[A]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B]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C]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D]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的是孙权。(      )
27、 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描写的是忧郁孤独的感受。(      )
2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今且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是指在朝做官。                                                               (      )
29、《项脊轩志》出自《震川文集》。                                   (      )
30、《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唱“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司马青衫”指杜甫。                                                           (      )
31、标志着元末明初“南戏振兴”的作品是《汉宫秋》。                   (      )
32、《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末清初。                                    (      )
33、反映“官逼民反”这一史实的小说是《三国演义》。                   (      )
34、汤显祖的《牡丹亭》取材于宋话本。                                (      )
35、陈维崧《咏鹰》的词牌名是《醉落魄》。                             (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6、两情若是久长时,(      )!
37、零落成泥碾作尘,(      )。
38、楚天千里清秋,(      )。
39、二十四桥仍在,(      )。
40、惜春长怕花开早,(      )。
41、惆怅双鸳不到,(      )。
42、梧桐更兼细雨,(      )。
4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
44、帘卷西风,(      )。
45、万壑有声含晚籁,(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6、简析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两句的意蕴。
47、怎样理解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思想感情上的矛盾。
48、简析陆游《关山月》的艺术特色。
49、简述《徐文长传》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50、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特点。
52、分析《儒林外史•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B C B D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C B A D B D 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CD ACD BD BC AD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F T T T F T F F F T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6、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37、 ( 只有香如故      );
38、 ( 水随天去秋无际  );
39、 ( 波心荡冷月无声  );
40、 ( 何况落红无数    );
41、 ( 幽阶一夜苔生    );
42、 ( 到黄昏、点点滴滴);
43、 ( 次第岂无风雨    );
44、 ( 人比黄花瘦      );
45、 ( 数峰无语立斜阳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46、简析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两句的意蕴。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47、怎样理解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诃思想感情上的矛盾。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一部分宋金词P11
48、简析陆游《关山月》的艺术特色。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第四部分
49、简述《徐文长传》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二部分元明文P235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50、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特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教材第一部分宋金词P33
51、分析《儒林外史•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形象。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五节第二部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