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伤害事故的应急抢救
1、创伤止血救护
出血常见于割伤、刺伤、物体打击和辗伤等。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遇有这类创伤时可用现场物品如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如无把握就不要随便将异物拔掉,应立即送医院。
2 、烧伤急救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一些明火、高温物体烧烫伤害,伤员很容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烧伤的紧急救护不能延迟,要在现场立即进行。基本原则是: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
3 、触电急救
触电后1分钟内抢救的成功率90%,6分钟内抢救的成功率50%,超过12分钟抢救成功率为零。对触电者的急救方法如下:首先应切断电源,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救护者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把触电者抬至安全地点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
4 、手外伤急救
在工作中发生手外伤时,首先采取止血包扎措施。如有断手、断肢要应立即拾起,把断手用干净的手绢、毛巾、布片包好,放在没有裂缝的塑料袋或胶皮带内,袋口扎紧。然后在口袋周围放冰块雪糕等降温。施救人员应立即随伤员把断肢迅速送医院,让医生进行断肢再植手术。
切记千万不要在断肢上涂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
5、骨折急救
1.有开放性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
2.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
3.固定动作要轻快,最好不要随意移动伤肢或翻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增加疼痛。
4.夹板或简便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垫好,以防局部受压。
5.搬运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没有担架时,可利用门板、椅子、梯子等制作简单担架运送。
6、脊柱骨折急救
对于疑似脊柱受损/骨折的伤员,急救时可用木板、担架搬运,让伤者仰躺。无担架、木板需众人用手搬运时,抢救者必须有一人双手托住伤者腰部,切不可单独一人用拉、拽的方法抢救伤者。
7、 眼睛受伤急救
1.轻度眼伤如眼进异物,可叫现场同伴翻开眼皮用干净手绢、纱布将异物拨出。
2.重度眼伤时,可让伤者仰躺,施救者设法支撑其头部,并尽可能使其保持静止不动,千万不要试图拔出插入眼中的异物。
3.见到眼球鼓出或从眼球脱出的东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内,这样可能会把能恢复的伤眼弄坏。
4.立即用消毒纱布轻轻盖上,如没有纱布可用刚洗过的新毛巾覆盖伤眼,再缠上布条,缠时不可用力,以不压及伤眼为原则。
5.做出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8 、吸入毒气急救
如发现有人中毒昏迷后,救护者千万不要贸然进入现场施救,否则会导致多人中毒的严重后果。遇有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对中毒区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降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现场抢救。救护者施救时切记,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后,立即通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9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
中暑预防措施:
1.合理布置热源。
2.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
3.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4.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
5.在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休息室,配备饮料、风扇及防暑降温用品。
中暑急救方法:
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并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刮痧疗法或针刺合谷、人中等穴位。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服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如严重中暑者应用冰袋、洒精浴等降温或服用冷饮及解暑药品,并迅速送医院救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