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第六章至第九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英文文献中,“课程”一词的原意是( )
A教材 B跑马道 C道路 D教学
2、在我国教育学中,一般认为课程就是有计划、有系统的( )
A教材 B教学内容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3、在我国学科课程又被叫做(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分科课程 D结构课程
4、教学方法按照教学活动的过程分类的理论是哪位教育家提出的( )
A布鲁纳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5、我国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集体教学
6、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集体教学
7、现代教学媒体是由两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所构成:一是现代教学设备,二是( )
A投影片 B计算机课件 C音像教材 D视盘
8、课程编制过程理论是由泰勒于( )年提出的
A1949 B1939 C1929 D1959
9、活动课程有时也叫( )
A问题课程 B经验课程 C学科课程 D融合课程
10、我国新课程结构中从小学到高中新增加一门必修课程叫( )
A活动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 C研究性学习 D信息技术
11、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将原来的“教学大纲”称之为( )
A学校课程方案 B教学计划 C学科课程标准 D教材
12、美国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到的“连带学习”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我们说讲的( )
A正式课程 B潜在课程 C附属学习 D显性学习
13、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发现法教学的是( )
A布鲁纳 B陶行知 C孔子 D杜威
14、目前在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教学 D集体教学
15、直线式程序教学方法,又叫( )型的程序学习
A斯金纳 B小步子 C杜威 D分支
16、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国又被称简称为( )
A CAI B GDP C PPO D 微型教学法
17、设计教学法这种教育制度是由杜威的学生( )所创的
A克伯屈 B陶行知 C布鲁纳 D华虚朋
18、我们中小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常说的“目中有人”指的是( )
A备教材 B备教师 C备学生 D备教法
19、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宣伟伯提出过一个( ),用来解释个人选不选择某一事物的行为
A最小代价原则 B选择定律 C实用性 D经济性
20、分支式程序教学又被叫做( )的程序学习
A克劳德型 B斯金纳型 C直线式 D多向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在我国中小学课程大致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即( )
A基础文化课程 B劳动技术课程 C职业课程 D德育活动课程
22、在我国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
A演示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23、目前,教学方法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为( )
A现代化 B心理学化 C国际化 D个性化
24、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改革,分别是( )
A道尔顿制 B设计教学法 C文纳特卡制 D贝尔——兰喀特制
25、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 )
A逻辑性 B系统性 C简约性 D关联性
26、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A演示法 B参观法 C实习作业法 D实验法
27、教学活动计划有( )
A学期计划 B单元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校计划
28、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 )
A备教材 B备学生 C备教法 D备大纲
29、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基本模式有( )
A辅助式 B直接式 C循环式 D播放式
30、信息符号大体分为( )
A言语符号 B非言语符号 C印刷符号 D书写符号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教学论就是课程论( )
32、《学记》一书是由孔子撰写的( )
33、课程就是教学内容( )
34、教学目标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 )
35、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
36、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
3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式进行教学的是京师同文馆( )
38、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教学效果( )
39、在实践中潜在课程一定与显性课程的目标一致( )
4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好课( )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41、广域课程是将相邻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42、复式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事件发生的场所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3、简述学科课程标准一般结构
44、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45、简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如何正确处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
47、试论当代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