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109专科起点本科语文模拟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6 09: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1109专科起点本科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基础知识
1.成语“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均出自  A
A.《季氏将伐颛臾》       B.《阳货欲见孔子》 
C.《楚狂接舆》        D.《天时地利人和》 
2. 司马迁的《史记》属于 C
A.语录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断代史 
                                          
3. 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C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4. 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作者是  B
A.苏轼     B.姜夔     C.柳永     D.李清照 
            
5. 下列作品集,不属于鲁迅的是  B
A.《呐喊》  B.《天狗》  C.《朝花夕拾》  D.《野草》
6. 《诗经•邶风•燕燕》是一首  B
A.爱情诗      B.送别诗      C.征战诗     D.弃妇诗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  C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五代史伶官传序》
                                           
8. 下列诗作属于徐志摩的是  A
A.《再别康桥》 B.《雨巷》     C.《北方》     D.《赞美》
9. 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  D
A. 《骆驼祥子》 B.《月牙儿》  C.《四世同堂》 D.《茶馆》
10. 张爱玲的《金锁记》属于  C
A. 诗歌         B.戏剧       C.小说        D.散文
1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  A
A.毛诗       B.鲁诗       C.齐诗       D.韩诗
12.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一联出自  C
A.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B.王绩的《野望》
C.王维的《终南山》         D.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 
                                          
13. 代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巅峰的作家是  D
A.茅盾      B.巴金        C.沈从文      D.鲁迅
14. 标志着20世纪30年代长篇小说艺术高峰的作品是  A
A. 茅盾的《子夜》            B.巴金的《家》
C.老舍的《四世同堂》        D.钱钟书的《围城》
15. 穆旦的代表作是  B
A. 《再别康桥》             B.《赞美》
C.《会唱歌的鸢尾花》        D.《白玉苦瓜》
16.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引用的“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一语出自  D
A.《答李翊书》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论气节》
17.《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大多是  D
A.正声雅乐    B.贵族诗歌     C.宗庙祭祀乐歌     D.民间歌谣
18.“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一语出自  B
A.《答李翊书》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论气节》
19.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是  D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20.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B
A.张勋复辟                  B.辫子事件  
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          D.九斤老太唠叨
21.《秋水》是一篇  C
A.记叙文  B.说明文   C.议论文   D.应用文
22.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A
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
二、文言文阅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C
A、山水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怀古诗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D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七言歌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是修辞方法是  A  
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借代,比喻         D、借代,夸张
2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B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议论抒情
三、现代文阅读
1995年8月,当“亚洲通讯卫星2号”升空不久,突然发生爆炸,而这场灾难的元凶也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高空切变风,这都是由空间天气突变而引发的灾难。
空间环境中,有时呈现这种情景——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可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以及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同时,太阳有时能把百万吨带电物质,以每秒近千公里的高速抛向地球,即发生太阳风暴,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如地球磁层被压缩,绕地球赤道的高空环电流大大增加,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临界频率会突然改变,高能带电离子流可增加3~5个量级等等。如有时太阳耀斑爆发,能量相当于全球50亿人每人引爆100万吨TNT。这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
灾害性空间天气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导致卫星失控或坠落,通讯中断,导航定位不准,输电网等技术系统受到损害等灾害性事件发生。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据统计,仅在航天领域,卫星故障中的大约40%与灾害性空间天气有关。
为了研究和预报空间天气灾变规律,避免或减轻灾害性空间天气可能给人类活动带来的灾害和损失,一门把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模式、预报、效应、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的新科学应运而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应用卫星、载人火箭、空间站以及地面技术系统的安全运行与剧烈变化的空间环境关系越来越密切,空间天气学究越发显得重要。我们相信,明天的空间天气预报也会像今天常规天气预报那样,为我国的建设和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7、根据文意,对“灾害性空间天气”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A、太阳活动引发的使通讯卫星发生爆炸的高空切变风。
B、太阳活动引发的可影响和危及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状态。
C、太阳自身能量输出时引发的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强烈扰动。
D、太阳把大量带电物质高速抛向地球时发生的太阳风暴。
28、对“灾害性空间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
B、高速把大量带电物质抛向地球的太阳风暴。
C、能量极大的太阳耀斑的爆发。
D、太阳这一天体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
29、根据文意,对“空间天气学”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A、空间天气学在不久的明天,将能为改善空间环境,为我国的建设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说明了空间天气学的长远意义。
B、综合与集成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模式、预报、效应、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是空间天气学的功能。
C、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剧烈变化的空间环境关系的日趋密切,说明了建立空间天气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D、研究和预报空间天气变化规律,避免或减轻灾难性空间天气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建立空间天气学的目的。
30、对本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D
A、灾难性空间天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必然导致心血管等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
B、 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时,能引起地球高能电离子增至3~5个量级,从而引发灾害。
C、 灾害性空间天气可导致卫星失控或坠落,据统计,有40%的卫星发生故障与灾害性空间天气有关。
D、 在一般情况下,空间天气并不对人类活动造成灾害,但是,它具有突变性特征,因此,有时会造成突发性灾害。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1109专科起点本科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 基础知识
1.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  D
A.《荀子》    B.《庄子》    C.《孟子》    D.《论语》
2.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  A
A.晏殊的《蝶恋花》         B.苏轼的《定风波》  
C.柳永的《雨霖铃》         D.欧阳修的《踏莎行》
3. 20世纪20年代“人生写实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D
A.巴金       B.郁达夫     C.茅盾      D.叶圣陶
4. 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概念的作家是  A
A.周作人     B.胡适      C.朱自清     D.钱钟书
5.《林海雪原》的作者是  C
A.杨沫       B.李英儒    C.曲波       D.欧阳山
6.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国语》
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   D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李煜
8.《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C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
9.《蜀相》是一首  C
A.五律 B.七绝 C.七律 D.七古
10.说“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的哲人是  C
A.亚里土多德 B.培根 C.耶曼孙 D.斯宾诺莎
1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B
A.《左传》      B.《汉书》       C.《国语》      D.《吴越春秋》

12.唐代诗坛上有“诗圣” 之称的诗人是  B
A.李白         B.杜甫          C.李贺         D.白居易

13.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B
A.《狂人日记》  B.《金锁记》     C.《日出》       D.《茶馆》

14.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  C
A.杂文集       B.短篇小说集    C.散文诗集      D.抒情小品散文集

15.下列诗人中被称为“乡愁诗人”的是  C
A.徐志摩       B.海子          C.余光中        D.戴望舒
16.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  B
A.《论语》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7.写了大量“无题”诗的唐代诗人是  C
A.白居易       B.杜牧         C.李商隐       D.张若虚
18.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  A
A.边塞诗人     B.山水田园诗人     C.爱国诗人     D.通俗诗人
19.下列各项中与柳永词无关的一项是  A
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            B.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
C.善于运用铺叙手法              D.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和羁旅行役之愁
20.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主要意象是  D
A.大海、花、幸福                B.大海、花、月
C.大海、春、马                  D.大海、春、花
21.《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  B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22.《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C
A.语言学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表演艺术家

二、文言文阅读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②。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惠时,为淮阳守。孝文帝元年,举故吏士二千石从高皇帝者,悉以为关内侯,食邑二十四人,而申屠嘉食邑五百户。张苍已为丞相,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宴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①材官:英勇善战的士卒。蹶(jué)张:以脚踏弩,使之张开,此处指能拉开强弓的大力士。  ②队率:队长。率,通“帅”。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爱
B.故欲相之                 相:辅助
C.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   跣:光着脚
D.使使者持节召通           节:符节,古代使者持之以作为凭证的信物
24.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同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D
    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皆以美于徐公
    丞相奏事毕,因言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君勿言,吾私之
   臣请人,与之同命   
    不来,且斩通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2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申屠嘉为人廉直的一组是  A
①门不受私谒
②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
③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
④不来,且斩通
⑤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
⑥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⑥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申屠嘉,是梁地人士,他以一个能张强弩的武卒跟随汉高祖去攻打项籍,因为建有功劳,就提升做小小的队长,后来随从高祖攻打黥布的叛军,再改任都尉。
B.孝文帝原想起用既有贤才又有品德的窦广国担任丞相职务,但因窦广国是皇后的弟弟,怕引起天下人的误解,最后任申屠嘉为丞相。
C.孝文帝对宠臣邓通宠爱无度,虽然知道邓通为非作歹,但仍多方袒护他。
D.邓通在朝廷内怠慢无礼,申屠嘉狠狠地教训了他,让他吃尽了苦头而狼狈不堪。
三、现代文阅读
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大树,甚至也有上千年的古树。一般比较准确地确定古树的年龄,多用“数年轮”的方法。
什么是年轮呢?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被称为形成层。可以说树干的增粗全靠它的力量,这些细胞的生长情况在不同的生长季节中有明显的差异。春天到夏天的天气是最适于树木生长的,因此形成层的细胞分裂较快,生长迅速。所产生的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薄,纤维较少,输送水分的导管数目多,称为春材或早材;到了秋天,由于形成层的细胞的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细胞当然也不会很大,而且细胞壁厚,纤维较多,导管数目较少,叫做秋材或晚材;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
但也有一些植物,如柑橘,年轮就不符合这种规律,我们叫它“假年轮”,因为他们每一年能够有节奏地生长三次,形成三轮。此外,在热带地区的树木,由于气候季节性的变化不明显,形成层所产生的细胞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年轮往往不明显。
古树年轮的研究,对近年开展的古气候讨论以及空气污染情况的研究都大有益处,首先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从年轮宽,生长量大,推出那一时期风调雨顺,气温适宜;反之,年轮窄,则雨水稀少或干旱无雨,或气温过高或过低。美国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450株“世界爷”的年轮,发现它所记录的近百年气候变化,竟与现有文字记录相吻合;我国兰州大学在祁连山区采集900岁以上的圆柏树,发现其年轮宽窄变化与我国近1000年的气候变化相一致。此外,采用科学手段,可以从年轮里观察出空气污染程度,美国有人对二氧化碳及氧化物散落较多的军工厂附近的43株美国五针松及50棵鹅掌楸进行年轮分析,发现这些树木的历年生长量与该厂排放的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污染物多,树木生长量就少。
27.下列对树木年轮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B
A.树木年轮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
B.树木年轮是木本植物的主干由于季节变化生长快慢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显出的环形纹理。
C.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它们就是树木年轮。
D.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28.下列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A.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甚至千年的古树。
B.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的细胞在不同的季节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差异。
C.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D.除个别植物外,大多数植物符合这种一年增长一轮的规律。
29.下列对古树年轮研究的益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气候变化。
B.树木的生长与他附近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污染程度。
C.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今人印证对过去气候变化的记录。
D.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将来的气候变化和污染情况。
3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B
A.要想准确计算古树的年龄,一定要用“数年轮”的方法。
B.有些植物中的“假年轮”现象,会对准确判断树木的年龄产生一些干扰。
C.美国的“世界爷”和我国的圆柏树,它们的年轮足以证明古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情况。   
D.从对古树年轮的研究中,可以推出美国过去有许多军工厂。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1109专科起点本科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基础知识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  B
   A.田园诗
   B.爱情诗
   C.宴饮诗
   D.边塞诗
2、下列作品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D
   A.《虞美人》
   B.《八声甘州》
   C.《水调歌头》
   D.《从军行》
3、七言绝句《从军行》的作者是  B
   A.王维                    B.王昌龄
   C.王之涣                  D.王建
4、《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A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陶潜
5、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  A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C
   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伤古叹今之悲
7、《饮酒》(结庐在人境)的作者是  D
   A.曹操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8、谥号“靖节先生”的诗人是  C
   A.杜甫                   B.李白
   C.陶渊明                 D.曹操
9、中国现代杂文的创始人是  A
   A.鲁迅                   B.郭沫若
   C.梁启超                 D.朱光潜
10、《炉中煤》作者是  A
   A.郭沫若                 B.鲁迅
   C.冰心                   D.艾青
11、《心灵的灰烬》的作者是  D
   A.梁启超                 B.朱自清
   C.朱光潜                 D.傅雷
12、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A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13、《灯下漫步》选自鲁迅的杂文集是  C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坟》                 D.《二心集》
14、培根是16世纪  C
   A.法国哲学家             B.俄国文学家
   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D.德国政治理论家
15、“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  A
   A.培根                   B.莫泊桑
   C.欧.亨利                D.契柯夫
16、《选择与安排》选自朱光潜的文集  D
   A.《悲剧心理学》         B.《文艺心理学》
   C.《诗论》               D.《谈文学》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A.慰籍  蜂涌  家具店  独书己见
   B.修订  事绩  众生像  世外桃源
   C.黯淡  针砭  荧光屏  功亏一篑
   D.反馈  词藻  雄赳赳  再接再厉
18、下列诗歌属于七言绝句的是  A
   A.杜牧《泊秦淮》         B.杜甫《蜀相》
   C.王维《山居秋暝》       D.李白《行路难》
19、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C
   A.《离骚》
   B.《天问》
   C.《九歌》
   D.《九章》

20、《诗经》的主体形式是  C
   A.五言诗                 B.七言诗
   C.四言诗                 D.杂言诗
21、《陌上桑》从体裁上看是  A
   A.叙事诗                 B.抒情诗
   C.散文诗                 D.格律诗
22、《氓》选自  D
   A.《乐府诗集》           B.《楚辞》
   C.《古诗十九首》         D.《诗经》

二、文言文阅读
秋水(节选)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席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汪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到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笑。吾常见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 ,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 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23、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A.无限的
B.有限的
C.巨大的
D.重要的
24、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与北海若
25、《秋水》中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中“美”的意思是指  B
A.风景优美
B.大
C.小
D.明大理的人
26、《秋水》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  A
A.反对
B.赞成
C.无所谓
D.顺其自然
三、现代文阅读
与考古学有关的新领域的学会和研究会相继诞生,其中有研究遗迹保存和充分利用的方法的遗迹学和以DNA为基础,探讨日本人和动植物起源的“DNA考古学”。因为这些都是新领域,因此研究人员号召关注这些领域的普通市民广泛参与,呼吁市民在采样方面予以协助。
“日本遗迹协会”预定于2月1日在奈良文化遗产研究所举行成立大会。据统计,各地方政府的负责人等约100人将出席成立大会。
“DNA考古学研究会”是去年年底由考古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约30位研究人员发起成立的。该研究会为了以基因为线索揭开生物进化的谜底,已开始以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内“地下DNA实验室”为据点,在研究人员之间交换情报。
研究人员从业已出土的古代人骨、动植物的遗物和灭绝动植物的标本中提取微量的DNA,从而分别研究其起源。他们试图通过与目前生息在世界各地的动植物的DNA进行比较,弄清其计划的来龙去脉。
在和“DNA考古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同时举办的座谈会上,研究人员就业已灭绝的日本狼的起源和根据水稻基因探讨中国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等方面的研究作了报告。
27、下列对DNA考古学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C
A.以DNA为基础,探讨日本人和动植物起源的研究方法。
B.以基因为线索揭开生物进化谜底的研究方法。
C.从业已出土的古代人骨、动植物的遗物和灭绝动植物标本中提取微量的DNA,从而研究其起源的研究方法。
D.一种充分利用人与动植物遗迹来研究人类与动植物起源的研究方法。
28、对“因为这些都是新领域,因此研究人员号召关注这些领域的普通市民广泛参与,呼吁市民在采样方面予以协助”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A.“这些”指的是“遗迹学”和“DNA考古学”,它们都是与考古学有关的新的学说。
B.号召关注这些领域的普通市民参与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说的普及工作
C.普通市民参与新领域的工作可以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D.采样是“遗迹学”和“DNA考古学”最基础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
29、下列对DNA考古学研究方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DNA考古学从古人类、动植物的遗物中采取样本。
B.研究人员以“地下DNA实验室”为据点,在研究人员之间交换情报。
C.研究人员采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古代动植物与目前世界各地动植物DNA,以弄清动植物进化的来龙去脉。
D.研究人员采用专题研究的方法,选取典型课题,以期在这些课题上取得突破。
3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D
A.DNA考古学虽名为考古学,但由于其研究对象与考古学完全不同,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学。
B.DNA考古学起源于日本,“DNA考古学研究会”的成立是其成熟的标志。
C.DNA考古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在世界各地提供样本,研究动植物的进化过程。
D.DNA考古学的研究,开始可能是区域性的,但其最终的研究目标应是世界范围的。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1109专科起点本科语文模拟试卷(四)
一、 基础知识
1、“狡兔三窟”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C
   A.《论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庄子》
2、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  B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李将军列传》
3、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的对仗形式是  C
   A.借对                  B.扇对
   C.鼎足对                D.流水对
4、侯方域在《马伶传》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  B
   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象征
5、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  D
   A.朱光潜                B.华罗庚
   C.钱钟书                D.竺可帧
6、矛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A
   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
7、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C
   A.莫泊桑                B.契柯夫
   C.欧 亨利               D.屠格涅夫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A.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求达意明确。
   B.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摄氏4度开始,越冷越发“胖”,到摄氏0度时就结冰啦
   C.“在地图上神游天地,”塞万提斯写道,“不像旅行那样要花钱,会使人疲劳,又可免受冷热饥渴之苦和种种不便。”
   D.去年七月全国卫生会议,就明确地制订出: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总方针。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①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任长霞并不____她爱动感情的一面。泪为民而流,情感出于____,可歌可泣;情为民所系,长霞堪称楷模,精神永存。
②美国态度比较强硬地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大陆与台湾统一。
③爱滋病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____防止爱滋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掩饰、真诚、阻止、而且
   B.掩盖、至诚、阻止、因而
   C.掩饰、至诚、阻挠、因而
   D.掩盖、真诚、阻挠、而且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杨大使在营救8名中国工人的声明中,讲明了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公正立场,并澄清了这8名工人工作过的服装厂与任何外国公司都没有关系
   B.在这次大选中,不仅民主党无法在这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过度批评布什,而且在这些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立场还成了对手攻击的靶子。
   C.直选产生的乡镇长既要对上级负责,也必须对百姓负责,“乡官”们的政治生命的长短,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拥护。
   D.新世纪、新阶段,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11、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B
   A.岑参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12、下列句子中“为”字表示被动的是  D
   A.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不如早为之所。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3、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C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14、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  D
   A.散曲                  B.套数
   C.诸宫调                D.杂剧
15、我国古代第一个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是  D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16、《北方》的作者是  B
   A.冰心                  B.徐志摩
   C.郭沫若                D.艾青
17、《断魂枪》的作者是  C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沈从文
18、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A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王安石
19、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A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20、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C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冰心
2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A.贸然  原型  山青水秀  察言观色  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B.冬蛰  搏取  乔装打扮  得不偿失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C.收讫  奖掖  并行不背  发愤图强  横挑鼻子竖挑眼
   D.宣泄  堂皇  相辅相成  秘而不宣  解铃还是系铃人
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⑴“永远的丰碑”记录着烈士们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凭着坚强的信念和________的意志,坚持斗争不动摇的英雄事迹。
⑵对于陈水扁的挑衅,国际社会也不断________陈水扁推动“公投”的真正动机。
⑶王强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在第一阶段复习中,由于他扎扎实实、刻苦努力,成绩有明显进步,________为后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坚忍、质疑、从而
   B.坚韧、质疑、进而
   C.坚忍、置疑、进而
   D.坚韧、置疑、从而

二、文言文阅读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3.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夫夷以近     夷:平坦               
B.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获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以……为悲哀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24.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D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25.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火尚足以明也。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6.与“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中的“以”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A.至于幽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D.今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三、现代文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电子信息源的不断丰富,出现了电子图书馆。人们在探讨图书馆的未来形式时,还提出诸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和全球图书馆等新概念。
狭义的电子图书馆是指使用电子介质(磁盘、光盘等)存储、检索和传递信息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也没有传统印刷型图书而是利用纯数字化的信息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虚拟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种提供用户各种入口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的环境,它拥有二维或三维入机界面,并能使用户任意浏览和存取信息。
实际上,这三类图书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图书馆界统称其为电子图书馆。美国《电子图书馆法案》明确了电子图书馆系统应具备的特征,即:(1)利用一系列技术能够将包括教育和研究在内的大量信息发送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并能提供检索;(2)交互的多媒体程序为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与学习提供帮助;(3)这些信息与服务可提高生产率,能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新的选择,并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4)这些信息与服务必须是每一个人能够享受的。
电子图书馆,这种以电子手段与方式进行的信息处理与传递系统由计算机技术作支持,占有丰富的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利用高速宽频的地区性网络或世界性网络对远程数据库进行联机实时浏览、检索和登记。
27.对“虚拟图书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虚拟图书馆不是独立实体,而是为用户利用网络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环境。
B. 虚拟图书馆有先进的工作系统,但不再具有传统图书馆的建筑物和机构的特征。
C. 虚拟图书馆拥有的二维或三维入机界面是专为用户任意浏览和提取信息而设置的。
D. 虚拟图书馆称谓中的“虚拟”是针对其特殊环境而言的,而不是“虚设”的意思。
28.准确表述电子图书馆的本质的一项是  B
A.电子图书馆可借助网络包括利用电子介质传递处理图书信息。
B.电子图书馆是利用电子手段与方式运行的信息处理与传递系统。
C.电子图书馆由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持并将丰富的数据库提供用户使用。
D.电子图书馆不再将传统的印刷图书作为唯一资源进行存储。
29.依据第三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电子图书馆应具备为社会上每一个人提供信息与服务能力。
B.电子图书馆应具备提高生产率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功能。
C.为教育与学习的社会化提供帮助是电子图书馆的重要特征。
D.供用户检索信息和向其发送信息是电子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3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段正确的一项是  D
A.电子图书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目前已有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无墙图书馆等多种形式。
B.电子图书馆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前者是一般人的说法,后者是图书馆界对狭义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统称。
C.美国的电子图书馆法案明确了电子图书馆应具备的特征,标志着电子度书馆已经得到了普及。
D.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电子图书馆在信息处理与传递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而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