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组织的三层含义都有哪些? 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没有分工与协作也不能称为组织;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二、组织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组织结构的设计。 2、适度分权和正确授权。 3、组织内各职务人员的选择和配备。 4、组织文化的培育和建设。 5、组织运作和组织变革。 6、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三、组织工作的原则包括哪些? 1、统一指挥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5、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6、弹性结构原则 7、经济原则 四、常见的组织结构的类型有哪些?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式结构、超事业部制、矩阵制结构、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等。 五、模拟分权式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介于直线职能型与事业部制之间的组织结构形态。组织内部划分成不同的部门,但这些部门不是独立的事业部,而是相互联系的各个生产阶段,各个生产阶段有自己的利润目标,各个生产阶段半成品的转移以内部“转移价格”进行计价,独立核算。各个部门可以视为模拟的组织单位,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有自己独立的外部市场,也有自己的管理机构。 优点是吸收了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的有点,实行模拟性的独立核算,负模拟性的盈亏责任,有利于分权管理和提高各部门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其缺点是权力和责任都是模拟的,比较含糊,评估和考核也比较困难,不利于组织内部信息协调。 六、矩阵制组织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它既有按管理职能设置的纵向组织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任务等划分的横向组织系统。组织中的成员既受职能部门的领导,又接受参与的项目小组的领导。 其特点是:既有按管理职能设置的纵向组织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任务等划分的横向组织系统。 矩阵制有利于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便于集中各种专门的只是和技能,加速完成某一特定项目;可避免各部门的重复劳动,加强组织的整体性;可随项目的开始与结束进行组织或给予解散。缺点是:稳定性差,权责不清。 东财《管理学》第十章 组织结构设计 FAQ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是什么? 组织结构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必须服从科学的程序。这个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组织目标;确定业务内容;确定组织结构;配备职务人员;规定职责权限;联成一体。 二、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1、职务的性质。高层的管理幅度较小,基层较大。 2、工作能力强弱。下级的工作能力越强,则管理幅度越大;管理者的能力越强,管理幅度也越大。 3、工作本身的性质。工作越复杂,管理幅度越小;工作越简单,管理幅度越大。 4、标准化和授权程度。标准化程度越高,管理幅度越大,标准化程度越低,管理幅度越小;授权程度越高,管理幅度越大,授权程度越低,管理幅度越小。 5、信息反馈情况。信息反馈越及时,上下级沟通越及时,管理幅度越大;反之则小。 三、扁平结构的优点与缺点都有哪些? 1、优点 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行下级关系,信息流通速度快; 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选择和培训下属人员; 2、缺点: 不能够严密监督下级,使上下级的协调较差; 增加了同级间相互沟通联络的困难。 四、直式结构的优点与缺点都有哪些? 1、优点: 管理严密; 分工细致明确; 上下级易于协调。 2、缺点 需要的管理人员多; 抑制了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划分部门的原则有哪些? 1、部门力求维持最少。 2、 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 3、 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4、 检查部门与业务部门分设。 六、职权的应用法则包括哪些? 1、确保直线职权的有效运用。 2、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 3、适当限制职能职权。 七、衡量集权和分权程度的标志包括哪些? 1、决策的数量。 2、决策的范围。 3、决策的重要性。 4、决策的审核。 八、授权的意义有哪些? 1、管理人员可以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 2、可以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工作效率。 3、可以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 4、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以补救授权者自身才能的不足。 九、授权的原则有哪些? 1、重要原则。 2、明责原则。 3、适度原则。 4、不可越级授权。 东财《管理学》第十一章 主管人员的配备 FAQ 一、职务分析的程序是怎样的? 1、确定将要收集的信息的用处。 2、收集、积累相关的资料并加以分析。 3、选择分析样本。 4、进行实际分析。 5、对相关人员(如以前的任职者及其直接管理上司等)进行访问。 6、制定职位描述和职位说明书。 二、传统的职务分析方法有哪些? 1、工作日记法 2、 观察法 3、面谈法 4、 问卷法 三、结构化的职务分析方法有哪些? 1、任务调查表 2、职位分析问卷 3、关键事件和扩展关键事件法 五、招聘与录用的原则包括哪些? 1、公开招聘的原则。 2、公平竞争的原则。 3、全面考核的原则。 4、择优录取的原则。 六、招聘和录用的程序是怎样的? 1、编制招聘计划 2、拟定招聘简章 3、发布招聘信息 4、报名登记和初次面谈 5、综合测试 6、人员甄选 7、确定录用名单 8、发布录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