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人员专业技术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07: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调入XX处至今,已有八年时间。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刻苦钻研技术知识,在工作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这八年时间中,我一直在无损检测岗位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领导的提携,从一无所知到一名合格的品质管理人员。这期间,我对无损检测各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各类质量事故有了一定的独立分析和处理能力,做好了一个质量检验员应尽的职责。
刚刚调入XX处从事无损检测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挑战,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全面发展,所以,我就找来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专业书籍,就我们的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请教一些老师傅和专业人员,请他们现身说教。平时还挤时间边工作边学习业务知识,抽空阅读专业书刊、杂志等书籍,不断吸取知识营养。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事的帮助,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8年在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中,经资格审核后被评为技术员。平时上班期间,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运行规程。测定和评价物质内部或表面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并包括各类缺陷和其它参数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对于控制和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材料、产品的可靠性、节约能源及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成品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工作中,我在一线一直从事船舶分段焊缝、合拢焊缝、管子焊缝以及其他非船产品的无损检测。本着虚心好学、不断提高、精细认真、爱岗敬业的态度从事本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先将本人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         主要工作业绩
自2005年参加无损检测工作以来,共参与完成数十个检验检测项
目,以下是本人主要参与完成工作项目:
1、1100TEU系列船的分段检测。
2、46000、47000、49000系列油船的分段检测。
3、17700DWT多用途系列船、30000DWT多用途系列船的分段检测。
4、2000车滚装系列船、11300吨级滚装系列船、10500吨级滚装系列船的分段检测。
5、57000吨散货系列船的分段检测及部分在江苏金陵合拢的船头检测。
6、92500吨散货系列船的分段检测及合拢检测。
7、51000吨散货系列船的分段检测。
8、47500吨散货系列船的分段检测及部分在江苏金陵合拢的船头检测。
9、500吨行车大梁及刚、柔型腿的检测以及坞门的检测。
10、41500吨系列成品油船的分段检测。
二、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管加工和机装车间现配管的检测中,小口径薄管对接焊接头一般采用射线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工作量比较大。正常情况下,现场X射线检测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检测任务,船舶常用的验收规范《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和《CB/T3558—94船舶行业标准》规定,对管径小于76MM的小口管径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双影椭圆成像透照工艺,换而言之就是现场X射线检测每天要拍50—100张射线底片,而双壁双影椭圆成像透照最终的工作就在于工艺参数的选择,工艺参数一旦选择错误就会造成大量的废片,尤其是薄壁小口径管工艺参数的选择,稍有误差就会严重影响底片的质量,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在我的工作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小口径薄壁管需要进行X射线检测,根据在这些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我总结出适合于我们无损检测的一个薄壁小口径管射线检测参数快速检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使用该方法确实可以节约拍片时间、降低废片率。
近年来,公司建造的船舶类型越来越多,新的标准不断推出,是
检测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自己也在所从事的检测业务中不断地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检验检测内含,虚心求教,对在工作中碰到的技术疑问、难题详细记录,并利用外出培训、出差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到兄弟单位学习、请教。越是学习就越是发现无损检测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学习,特别是新标准、新规范、新的检测方法的不断推出,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引进,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和国际规范不断接轨的同时,更应勤奋学习。本着不怕吃苦,不断到现场实际操作,才能将实际经验与理论结合起来以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感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和不足,因此,我将不断努力学习无损检测知识及相关知识,继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争取在无损检测专业上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