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 东财《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贸易条件 FAQ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7 1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财《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贸易条件 FAQ
一、             三种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如何?
1、价格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其中,Px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例:假定1980年为基期,进出口价格指数都是100,1980年的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在2000年底,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2000年的T=95/100=86.36,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贸易条件恶化。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1)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
  计算公式为:
  其中,S代表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2)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D代表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m代表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代表出口量指数。
二、             提供曲线的推导过程如何?
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提供曲线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供给(出口)、需求(进口)曲线合成的。
如下是提供曲线推导图,该图右边是一国贸易前的情况:在 T0 线表示的国内贸易条件下, x Y 的生产与消费在 E0 点处于均衡位置。
若此时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率 ( 贸易条件 ) 比国内更有利,用 Tl 表示,则生产移到P1 点,消费移到较高的无差异曲线 I上的 E 点,其中 S E ,的 Y 商品进口是以输出数量为 S P1 X 商品交换得来的。若此时该国面临更有利的价格比率 ( 贸易条件 ) ,用 T2 线表示,则 x 商品的输出量将增加到 S2P2 ,而 Y 商品的进口量上升为S2P2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推出提供曲线,如图. 2-10 中左边部分,先画出各贸易条件线 T0 T1 T2 ,其斜率与右边象限内的贸易条件线相对应。把出口标在横轴上,得出点Xl X2 ,它们与原点的距离分别为S1 P1 S2 P2 ;纵轴上的点Y1 Y2 则表示进口,其与原点的距离分别为 S1 E1 S2 E2 。连接进出口的组合点,得到在各个国际价格比率下贸易均衡点的轨迹 OA ,便是该国的提供曲线,以纵轴为中心轴,转动坐标平面,将第二象限转到第一象限的位置上,得到如下图所示的该国的提供曲线 OA ,我们假定这一国家是甲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