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题目: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专业:旅游管理
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6667
内 容 摘 要
(选题动机)作者的工作单位——南海子湿地风景区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南侧、黄河北岸段,总面积1664公顷,其中湖面333公顷。现为国家3A旅游景区和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处于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地区,特别在包头市这样一个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中,南海子湿地尤为珍贵,在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野生植物有36科93属137种,脊椎动物101种,分属于23目46科76属;栖息、停歇的鸟类有77种,有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1种),包括珍稀鸟类遗鸥,黑鹳、大天鹅等。南海子湿地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形成的缩影,其生态环境类型具有独特性,是包头市目前唯一的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然而,由于风景区地处包头市东河区行政区域的城乡结合部,周边均为农村村庄,其中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隔河相望;西侧为王大汉村、郑二窑村;北侧为东二里半村、南二里半村及北二里半村;东侧为邓家营村。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的认识普遍不高,加上保护管理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盲目开垦和随意侵占湿地,湿地污染加剧等行为,导致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功能效益退化。严重制约了景区生态旅游和当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因此,如何加强对南海子湿地的保护、开发利用,使该区域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如何开展与周边农村的合作,积极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从而实现共赢,取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周边乃至整个黄河流域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范例。成为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及同行迫切想予以探讨分析,从而解决的问题。
(中心思想)乡村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本文通过对当地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乡村旅游进行积极的探讨,提出了乡村旅游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举措和办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段落大意)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二、内蒙古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塑造品牌,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个人新观点)为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及发展黄河流域的生态旅游提供典型范例。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内蒙古 新农村
目 录
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1
二、内蒙古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一)发展的现状 2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促进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4
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 刘荣章、曾玉荣,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启示,台湾农业探索,1998年,第3期。
2. 石新荣 裴闯,乡村旅游:风景 风俗 风情[N]. 内蒙古日报(汉), 2004-11-02。
3. 罗明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旅游调研,2006-4。
4. 蔡家成,大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与反贫困[BE/OL].中国乡村经济网,2006-02-18。
5. 朱润胜、李佳明,秦皇岛乡村旅游激活“村旮旯”[N],中国旅游报,2006-01-02。
6. 裴闯、石新荣,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BE/OL],新华网,2004-10-19。
7. 佘惠敏,乡村旅游 乐了游客富了农家[N],经济日报,2006-01-26。
8. 杨胜明,贵州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R],桂林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开发与管理地区合作研讨会,2003-12。
9.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19。
10. 张云飞,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局长赵广华对话,2008-2-19。
11. 赵毅,区域旅游开发研究, 2002-6-30。
12. 欧洲乡村旅游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国乡村旅游网。
13. 何婉,浅议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 [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