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2 12: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题目:情绪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学科(专业):
护理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19159
摘 要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心身疾病。心理及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病人的预后。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遗传与代谢倾向,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因素,其中精神紧张或情绪因素占重要地位。最常的情绪问题是病人的焦虑和抑郁。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应用一般资料的问卷调查,心理疏导和放松疗法等情绪干预措施)观察降压效果。从而推测焦虑抑郁情绪可能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机制之一。针对高血压患者存在的情绪障碍,应加强和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通过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心理状况, 有助于降低血压, 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情绪与降压效果的关系。
研究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40例有情绪障碍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选择符合WHO/ISH及我国新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在38~68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7年。本组临界性高血压4例,高血压急症1例,老年人高血压占15例。其中农民12例,工人10例,干部18例。文盲2例,小学3例,初中10例,高中15例,大专以上10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心、脑、肾严重并发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实验组:在降压治疗的同时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应用一般资料的问卷调查,心理疏导和放松疗法等情绪干预措施)。心理学量表采用SCL-90,两组进行治疗4周。测试患者心理行为状况。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指标的比较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
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前SCL-90均与健康人存在差异,高血压患者存在的情绪障碍, 主要以焦虑为主, 有的患者焦虑、抑郁并存。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SCL-90的焦虑、抑郁分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降压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1.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关系,患者存在的情绪障碍主要以焦虑为主, 有的患者焦虑、抑郁并存。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2.针对高血压患者存在的情绪障碍,应加强和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通过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心理状况, 有助于降低血压, 提高生活质量。3.情绪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影响明显。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干预;情绪;焦虑;抑郁
论文类型:研究报告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目  录 V
1 绪论 1
1.1 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2
1.3 关键词及定义 2
1.4文献回顾…………………………………………………………………………….2
    1.4.1情绪因素对高血压病的影响………………………………………………..2
    1.4.2情绪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3
2 研究设计 6
2.1 研究对象 6
2.2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6
3 研究结果 11
3.1一般资料 11
3.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SCL-90评定结果比较……………………………………...11
3.3两组治疗前后血压(mmHg)比较……………………………………………….11
4 讨论 13
4.1 情绪障碍对高血压病的病情转归的影响 13
4.2 情绪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 14
5 推论及建议 17
5.1 推论 17
5.2建议 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162.
[2] 孟祥丽,李红. 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9.
[3] 王学良.预防医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5:150.
[4] Ezzati M , Lope ZAD , Rodgers A , et al .Elected major rish factors and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 [J]. Lancet,2002;360:1347
[5] 王顺铨,陈晓华,王威.情绪对高血压病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03,18(6):371
[6]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165-167.
[7] 邹新花,赵瑞英.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干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3,18(5):382-383
[8]  廖德祥,杨成梯,张缤等.情绪在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中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67-868
[9] 崔玉霞.高血压病护理干预220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9):1749
[10]王莉丽,陈群英,阮筱珠等.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2):1691-1692
[11]催丽君,魏雪梅.住院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四川医学,2005,26(4):477-478
[12]景爱珍,孙慧珍.负性情绪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5(10):115
[13]贾桂荣,周文梅.高血压病人心理特点观察及护理35 例分析[J]. 现代护理,2007,4(19):70-71
[14]杨文红.放松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 江苏大学学报,2003,13(4):338-339
[15]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590-591
[16] 马存根.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153.

情绪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doc

15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贡献 1

售价: 600 金币  [记录]  [购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