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题目: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护理
学科(专业):护理学
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11358
摘 要
研究背景
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案例比较多,常见的分为营养不良性疾病和过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常因营养缺乏程度不同而分为营养不足症和营养缺乏症,前者指亚临床性营养不良,后者指有明显临床表现的疾病。常见的过营养性疾病主要有:肥胖症、糖尿病等。发病虽有遗传、体质、神经及精神等多种因素,但脂质营养失调,脂肪在膳食中比例过高,特别是动物性脂肪、饱和脂肪酸摄取过多,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原因。
研究目的
探讨对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性疾病、过营养性疾病的成因以及采用营养护理手段对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干预效果。
研究方法
162例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0例,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身体现状采取合适的营养护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照组82例,不采取额外的营养护理的方法和手段。监测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状况指标:血红蛋白、体重,采用统计学T检验法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研究结果
实验组中儿童缺铁性贫血只有2.5%,而对照组中儿童缺铁性贫血有17.1%;x2=9.65,P<0.01,说明采用合理的营养护理方法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患缺铁性贫血的几率;实验组中儿童肥胖患病率只有5.0%,而对照组中儿童肥胖患病率有19.5%;x2=7.89,P<0.01,说明采用合理的营养护理方法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患病率。
结论
我们应根据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采取不同的营养护理的方法和手段。如开展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 做好健康教育、加强运动锻炼、倡导平衡膳食、控制出生体重、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定期监测体质等,让学龄前儿童能健康成长。
采用合理的营养护理方法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患缺铁性贫血和肥胖患病的几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营养护理
论文类型:研究报告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2
1.2研究目标 2
1.3关键词及定义 3
1.4文献回顾 3
2对象与方法 5
2.1研究对象 5
2.2一般资料 5
2.3研究方法 6
2.4研究步骤 6
3结果与分析 7
3.1两组学龄前儿童贫血人数下降人次比较 7
3.2两组学龄前儿童肥胖人数下降人次比较 7
3.3研究结果…………………………………………………………………………….7
4讨论 9
4.1营养护理对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影响 9
4.2营养护理对学龄前儿童肥胖患病率的影响 9
5结论与展望 11
5.1研究结论…………………………………………………………………………...11
5.2不足和建议………………………………………………………………………...11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饶桂芳,李秀琼,黄美欣,等.社区营养不良婴幼儿骨强度监测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3):265~267.
[2] 袁爱梅.豫东农村0~3岁小儿“四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43~745.
[3] 张丁丁.婴幼儿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水平的研究[J].贵州医药,2005,29(3):199~200.
[4] 王宝平.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2):78.
[5] 刘莉.儿童肥胖对机体素质发育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05,34(5):382。
[6] 孙东钻,高全聪. 庄河市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9):143~144.
[7] 李娟,刘沛明. 2640例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14.
[8] 王艳,宋文琪,徐樨巍,等. 学龄前儿童红细胞系列参数及体内必需元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44~2146.
[9] 曲淑丽,李长军. 贫血及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智商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08, 10(186):149.
[10] 沙海滨,贺圣文,王燕琳,等.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9,25(7):874.
[11] 芮溧,曾果. 学龄前儿童肥胖危险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 35(9):1629~1630.
[12] 金蕾萍,杨莉敏,张伟敏,等.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预防和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 16(3):363~364.
[13] 于敏杰.儿童肥胖的危害及预防[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0):4~5.
[14] 吕 萍.试论脑科学与0~6岁儿童的智力开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5):67~70.
[15] 齐可民,生命早期营养状况对生命后期健康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3):1867~1869.
[16] 唐容华,周江堡. 儿童营养对行为的近期与远期影响研究[J].华西医学,2008,23(4):792~793。
[17] 熊文辉,平原. 0~6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2):157~159.
[18] 叶运莉,李爱玲,张俊辉,等. 儿童营养不良危险因素研究的系统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72~4673.
[19] 王启现,孙君茂,刘自杰. 我国城乡婴幼儿营养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2):153~154.
[20] 齐小平,王文杰.农村婴幼儿喂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5):67~68.
[21] 张丹霞,梁巍,郑南,等.社区健康促进模式对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的干预效果[J].广州医学,2007,28(5):804~806.
[22] 包 瑛. 196名婴幼儿营养不良病因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J].医学导刊,2008,(5):107~109.
[23] 朱庆庆,宋媛,汪宪平,等. 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质指数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6):634~6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