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言文字的三维性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 17: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题目:论汉语言文字的三维性特点
专业:汉语言文学
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5780

摘    要

汉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中是那样地别具一格,那样地不合群,以致有的学者怀疑它们到底能存在多久。曾经有人认为中国文字正在走向死亡之途,日暮西山,气息奄奄,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列举陕西华县柳子镇出土的陶器上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卫夫人《笔阵图》等大量实例,论证汉字的三维立体性,说明这一特性是二十世纪语言学革命以后重新认识语言生命力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汉字;三维立体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1页。
[2]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4]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5]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
[6]瓦尔特?赫斯编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7]同上。  
[8]卡西尔:《语言与神话》甘阳序,三联书店,1988年版。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www.op5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