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题目: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学科(专业):护理学
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10920
摘 要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斜疝为常见。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多因腹膜鞘状突未闭而并非因肌肉薄弱。腹股沟疝的患儿年龄在3个月以上者,自愈机会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块增大,极易发生嵌顿,绞窄,一旦发生嵌顿,不仅累及肠管或卵巢、输卵管,尚可造成睾丸萎缩,影响成人后的生育,应及早手术。斜疝的手术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和疝修补。腹腔镜手术是近十多年来运用到临床的一项新技术,正逐步得到临床的重视和普及。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相对比较简单,不仅能取得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切口少、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经腹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得出进行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护理,不仅能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能使患儿取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方法
1999年12月~2009年12月共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1例,年龄1~13岁(5.64岁),所有病例均行微型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从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的10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周~2年,复发1例外,其余病例均症状消失,伤口不需缝合,未见明显手术疤痕,复发率为0.9901%;手术时间5~20分钟,平均13.29分钟;术后住院时间24~72小时,其中位数为48.00小时;2例出现并发症,但均得到及时的处理未引起不良后果。术中发现并处理对侧隐性疝14例。
结论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复发率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对侧隐性疝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护理,不仅能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能使患儿取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关 键 词:腹股沟斜疝;经腹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研究类型:应用性研究
摘 要 I
目 录 III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目的及目标 1
1.3关键词定义 1
1.4文献回顾 2
2 研究设计 1
2.1研究对象 1
2.2一般资料 1
2.3研究方法 1
2.4研究步骤 1
2.5统计分析 1
3 研究结果 2
3.1年龄分布 2
3.2术中情况 2
3.3复发率 2
3.4手术创伤 3
3.5手术时间 3
4.讨论 4
4.1复发率 4
4.2手术创伤 4
4.3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4
4.4护理 5
5 推论及建议 6
5.1 结论 6
5.2建议 6
致 谢 8
附 录 9
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李海娟,常惠莉.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护理体会[J].医学与实践,2003,16(3):343~345.
[2] 何荣佳,师天雄,缪建航,等.改良式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J].广东医学,2001,22(11):1051~1052.
[3] 于蓉,管树荣,王举香.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5):351~352.
[4] 李宇洲,姚干,梁健升,等.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9,20(6):347~348.
[5]李宇洲.我国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368-369.
[6]李宇洲,姚干,梁健,升,等.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9,6:347-348.
[7]姚干,李宇洲,梁健升,等.经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500例报告.江西医药,2004,39:83-85
[8]张金哲.迅速提高我国小儿腹腔镜水平.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1.
[9]王伟.腹股沟疝/李正,王慧贞,吉士俊,主编.实用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26-538.
[10]吴志扬,马德奎,曾海峰,等.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07,13(7):749-750.
[11]刘玉祥,倪玉峰,蔡忠兵,等.一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2):126-127.
[12]应福明,冯雪峰.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97例.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505-506.
[13]李宇洲,梁健升,姚干,等.腹腔镜在治疗小儿斜疝中应用价值的探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0,21:101-102.
[14]周欣,王军,卞红强,等.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内环口分型及临床意义.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11):583-585.
[15]萨比斯顿.克氏外科学.下册.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2.
[16]王军,周权,周欣,等.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治进展.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27(6):322-324.
[17]李强辉,周维模,等.二孔法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广西医学,2005,27(10):1602:1603.
[18]黄莚庭.浅谈微创观念与微创外科.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4-5.
[19]刘瑞华,曹天生,黄滨,等.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预防复发体会.中国内镜杂志,2003,9(3):55
[20]徐建辉,陈昆州,刘双娣,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2充气时的心血管反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2):125.
[21]曾海,赵凌峰.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术式选择体会.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6):46-47.
[22]梁健升,李宇洲,姚干,等.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1500例.中国内镜杂志,2003,9(10):39-40.
[23]彭江涛,黄新辉,罗成等.微型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60例疗效评价,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5):384-3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