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题目:血液透析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
学科(专业):护理本科
论文字符数(不计空格):11604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63例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的病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病例仅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药物治疗和对症护理,干预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药物治疗和对症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情绪及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血压控制疗效。
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组病人3个月后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缓解了病情发展,提高血液透析的疗效。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心理护理
论文类型:类实验性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1
1.3关键词及定义 1
1.3.1血液透析 1
1.3.2高血压 2
1.3.3心理护理 2
1.4文献回顾 2
2 研究设计 4
2.1研究设计 4
2.2研究人群 4
2.3研究方法/工具 4
2.4研究步骤 4
2.4.1抑郁、焦虑 4
2.4.2恐惧 4
2.4.3缺乏信心 5
2.4.4人际交往敏感 5
2.4.5盲目乐观 5
2.5资料分析 5
3 研究结果 7
4 讨论 8
5 推论及建议 9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附 录 13
参考文献
[1]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所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曾剑慧 郑倩卿.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2]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护理干预研究.罗小娟 王媛.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3期
[3] 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护理学杂志,2003,18(1):77-78..
[4] 蒋春清.我国住院病人心理护理研究现状及对策.CHINESENURSINGRESEARCH April,2004Vol.18No.4B:666-667.
[5] 梁燕仪,阮洪,蔡文玮,盛净.浅议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219.
[6] 张冬梅.现代医学模式与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4,20(9):776.
[7] 李洁,杨晓媛,黄欣,段烈英.临整体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方法探讨.西南军医,2004,6(2):67-68.
[8] 叶任高,沈清瑞主编.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45—632.
[9] 高血压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志,20O0,8(2):103.
[10] 林茵,王敏达,龚幼龙等.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上海预防医学,1999。11(8):339—341.
[11] 王质刚,主编.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
[12] 林惠凤,主编.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13] 李子荣.血液透析时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的护理配合
[14]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834.
[15] 叶翠玲.血液透析中高血压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l7(2):295—296.
[16] 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9—50.
[17] 吴欣,管亚慧,陶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795—797.
[18] 季大玺。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与低血压的治疗对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2):1749—1752
[19] 眉长林,叶朝阳,赵学智.特殊透析技术,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9.
[20] 陈悦霞,张红梅,应波。等.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动脉监测及护理观察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 5.
[21] 眉长林,叶朝阳,赵学智.特殊透析技术,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5.
[22] 曹俊爱 浅谈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 《实用护理杂志》2006 18-19
[23] 崔桂芹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家庭护士》2008.6(5B):1274-1275
[24] 王艳、李洪珍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 20023 |
|